[太阳]她是中国第一个执行死刑的明星,却在刑场上大喊不公平,1992年,靠“刘三

韫晓生 2025-09-17 17:45:45

[太阳]她是中国第一个执行死刑的明星,却在刑场上大喊不公平,1992年,靠“刘三姐”这个角色,红遍大江南北的程春莲,在临刑前,却高喊:不公平,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信息来源:李晶霞主编. 囚牢女罪犯[M].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从贫困少女到国家偶像,再到经济要犯,她的人生轨迹如过山车般跌宕。这声呐喊,并非对罪责的逃避,而是她一生追求却最终被自己扭曲的“公平观”所吞噬的绝望回响。   程春莲1955年生在黄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童年记忆里满是贫穷的烙印,捡煤渣、拉板车,小小的她早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那时候,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改变命运。   机会在15岁那年敲了门。黄石市歌舞团看中了这个长相清秀、有歌舞底子的女孩。她抓住了这根稻草,玩命地训练,别人练一遍,她就练十遍。很快,更大的舞台向她敞开。   16岁的她凭借清亮的嗓音和灵动的眼神,在北京试镜时拿下了《刘三姐》的主角。1973年,歌舞剧《刘三姐》在全国巡演,程春莲一炮而红,她成了“最美刘三姐”。   对此时的她来说,才华与汗水,换来了鲜花、掌声和体面的生活,每月能拿300元工资,这在当时绝对是高收入。她靠自己堂堂正正地摆脱了贫困。   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下海经商”成了最时髦的词。眼看着身边有人一夜暴富,程春莲觉得自己的名气和财富不匹配了,她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   她认为,自己理应得到更多,这才是“公平”。1985年,30岁的她辞职下海,一头扎进商海。可现实却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明星光环根本不好使,陪客户喝酒赔笑脸,谈好的订单还被上司抢走。   既然正道走不通,那就抄近道。她把目光投向了利润高、管控严的石油行业。通过演艺圈的人脉,她搭上了渤海石油公司手握实权的科长梁某。她利用自己的魅力和交际手腕,迅速和对方打得火热。   她摇身一变,成了黄石市工业供销总公司的一名副科长。利用这个身份和梁某的关系,她开始虚报企业用油需求,骗取国家计划内的平价石油指标,再转手高价倒卖出去,赚取惊人的差价。   她的生意越做越大,从黄石扩张到周边城市,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她倒卖了5000吨汽油和柴油,非法获利高达76.6万元。她出入高档酒店,购买珠宝华服,在市区买了房,过上了奢华生活。   然而,法律的公平,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1989年,一封详尽的匿名举报信,终结了程春莲的发财梦。调查人员顺藤摸瓜,铁证如山。   站在法庭上,程春莲依然觉得自己很“委屈”。她辩解说,自己这么做是为了解决黄石的油荒问题,是对黄石有贡献的。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她还在高喊:“我帮了黄石一把!”   她始终认为,自己的“功”足以抵“过”。但她的行为被定性为“全国六大经济案犯之一”,她的死刑判决,是国家为了整顿经济秩序、严打腐败而敲响的一记警钟。   她那声“不公平”,既是对罪责的逃避,也无意间成了那个年代无数人在机遇与诱惑面前价值观迷失的缩影。真正的公平,从来不是无视规则的索取,而是在法治框架内的自我实现。

0 阅读:74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