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作者生活照。

作者刊发作品的剪报。
□杜成一
40年了,《黑龙江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的一篇篇拙作在这里破土而出,我的文学梦从这里起步。
1985年,我在富裕县农技高中上学,课余时间,经常到学校的阅览室读书看报,当时我最喜欢看《黑龙江日报》的“社会新闻”版,文章短小精悍,读后引人深思。当年暑假我回到村里,听说邻村有两个小青年打赌吃冰棍,结果有一小青年因吃得太多吐血了,我便去采访,写了一篇小稿《打赌吃冰棍吐血后悔迟》寄给《黑龙江日报》“社会新闻”版,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投稿,不久就发表了。我捧着散发着墨香的报纸,读着自己写的文章,欣喜若狂,激动得夜不能寐,睡觉时都把报纸放在枕头下,生怕报纸飞走了。
首次发稿成功后,我更加热衷于写作。接着,我写了十几篇稿件,并信心十足地投向各地报刊。然而,事与愿违,投出去的稿件不是遭遇退稿就是泥牛入海。为此,我很苦恼。就在准备偃旗息鼓时,我收到《黑龙江日报》编辑寄来的两本《黑龙江日报通讯》,书里还夹有一封编辑写给我的信。打开信纸,刚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写作是一件苦差事,正因为苦才有欢乐。掌握写作方法,靠的是一次次跌倒后爬起的勇气……”我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比发表一篇作品更鼓舞人、激励人啊!当时正值隆冬,我的内心却被信中滚烫的字句烘烤得热气腾腾。
通过学习编辑寄来的《黑龙江日报通讯》上的文章,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对立意、选材、结构及语言逐一调整。不久,《黑龙江日报》副刊发表了我的散文《玉米粽》,我注意到文章有几处作了修改。《黑龙江日报》的编辑不仅学识渊博,更有着高尚情怀。1990年,我第一次被《黑龙江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迄今,我已在各大报刊发表了不少通讯、文学作品,在各类征文中获奖200多次,并且于2012年成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次年又加入中国散文家协会。蓦然回首,《黑龙江日报》陪伴我度过了一段又一段的美好岁月,给我带来智慧和力量,见证了我的成长。
一晃与《黑龙江日报》相识40年了,值此喜迎80年报庆之际,作为一名老读者、老通讯员,我内心无比激动,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我祝愿《黑龙江日报》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
(作者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