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机器人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互动
泉州网10月27日讯(融媒体记者许雅玲文/图)昨日,晋江国际会展中心A、B馆的博创赛综合交流对接区超有看头!这里按各省(区、市)和重点高校划分区域,充分展示了博士后制度实施4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政策创新。
张嘴眨眼做鬼脸,走路跑步又立正,端茶倒水拿瓶子……在河南对接区,“身怀绝技”的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中各显神通,整个展区洋溢着满满的科技感。桌子上,一个长相可爱、染着棕色头发的女性表情模仿机器人,其面部28个微型电机协同运作,可以进行表情模仿,做到和人类讲话时的嘴形同频。参观人员点击屏幕,机器人瞬间同步他的挑眉动作。旁边还有一个站立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70米、体重30公斤,可支撑6小时持续高负荷作业,实现类人步态与多地形自适应能力。
据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机器人来自河南省科学院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具身智能是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指的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使其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和精准执行能力,可在工业、服务等场景与人协同作业的智能体。简单地说,具身智能就像给传统机器人装上了‘大脑’和‘肌肉’,使其‘有趣的灵魂’和‘好看的皮囊’二者兼备。”
记者了解到,中豫具身人形机器人的工业配送、AI语音识别等功能,可以适配制造业、工业、农业、医疗等多场景应用。在工业应用上,可以进行分拣、抓取;农业场景上可以采摘西红柿、黄瓜等农作物,完成大棚巡检等操作;文旅方面可以根据场馆需求,学习历史典故,提供景区讲解服务。
“这些具身机器人可以说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言人’了。”参观者王先生告诉记者,通过参观综合交流对接区,既能直观感受到我国博士后科研事业的发展历程,还能看到各地发布的技术需求和成果转化需求。“科研团队能找合作,企业能对接技术方案,‘需求’和‘供给’直接精准匹配,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