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刘番通讯员王心宇
“截至目前,我县未发生较大安全事故……”近日,保靖县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专题调度会召开,会议聚焦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研判,深化推进“1+13”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以机制创新持续巩固安全防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保靖县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以改革破解安全生产治理难题,创新构建“1+13”专委会分工负责机制,成功打破过去责任交叉、监管盲区、执行衰减等痛点,构建起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安全生产新格局,交出了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的答卷。
顶层设计破局:从“模糊监管”到“精准施治”
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谁都管、谁都不专管”的治理困境,该县于4月率先启动机制改革,以顶层设计破解监管难题。在县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牵头下,精准设立13个行业领域专委会,明确各专委会由分管县领导担任召集人,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参与,形成“一把手统筹、分管领导牵头、部门联动”的组织架构。
“以前建筑施工安全检查,住建、应急、城管等部门各来一套,标准不统一,企业整改无所适从。现在由住建部门牵头的建筑施工专委会统筹,分管副县长每月召集联合检查,一次就能把问题查全、说清。”县住建局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工作人员陈晓剑介绍。通过“定组织、定职责、定任务”三维发力,细化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化品等重点领域监管清单,推动专委会从“形式化挂牌”向“实体化运行”转变。此前存在的监管边界模糊、责任悬空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全覆盖、无死角,让安全责任真正落到“最后一公里”。
闭环机制提效: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
该县建立“专题会议部署+月度调度推进+专报总结反馈”闭环工作模式,以常态化机制推动安全防控提质增效。今年5月、7月及10月召开的专题会议,分别聚焦不同阶段薄弱环节,精准部署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等任务;自6月起实行每月安全生产专题调度,形成详实工作专报,动态跟踪隐患整改、风险防控成效,推动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基层。
“7月月度调度会上,我们上报了碗米坡镇村级道路边坡塌方隐患,没想到当月就收到了专报反馈,交通专委会联合乡镇两周内就完成了边坡加固。”碗米坡镇应急管理站站长唐明祥感慨道,闭环机制让基层隐患“上报有回应、整改有跟踪”。同时,结合实际运行持续优化流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规范化制度,打破部门壁垒,让监管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通过闭环管理,安全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提升,实现从“被动应对事故”向“主动防控风险”的转变。
责任链条压实:从“单兵作战”到“齐抓共管”
“1+13”机制的深入推行,进一步压实了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各专委会通过联合检查、联合督办等方式,凝聚“一盘棋”工作合力,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现在每月都会有安全生产专委会的联合检查组上门,不仅查隐患,还指导我们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企业负责人,我再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了。”保靖县中锦环保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伟说,通过专委会的常态化督导,企业已投入资金升级消防设施,建立了全员安全责任制。截至目前,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安全事故,为茶旅融合、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推进提供了坚实安全保障。
保靖县持续深化“1+13”专委会机制建设,强化科技兴安支撑,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安全稳定的环境护航民生福祉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