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这是服软了? 中美谈判的第一天终于结束!失去全身力气的美方,对记者说了一句话

美国这是服软了?

 

中美谈判的第一天终于结束!失去全身力气的美方,对记者说了一句话!

 

10月26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一脸疲惫,他静静坐在会谈大厅,身穿一身深黑色西装,对记者说道:“会谈非常具有建设性,接下来将继续谈!”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不少人心里也范起了嘀咕:美国人怎么不强硬了?

 

这次在吉隆坡的会谈,两边团队关起门来聊了很久,第一天就谈了五个多钟头,涉及的题目一大堆。

 

比如美国老拿来说事的海运和造船行业、互相暂停加关税的安排,还有像芬太尼这类物品的关税问题,以及农产品买卖和出口限制等等。

 

谈完之后,中方代表李成钢说了句实在话,两边算是摸到了一些能照顾彼此关切的法子,有了个初步共识。

 

最惹人注意的是,美方这回居然公开说,不再琢磨着要对咱们再加100%的关税了。这跟几个月前嗓门老大、动不动就喊要加税的那个架势,确实不太一样了。

 

其实看看这大半年,中美之间这生意上的来往,就跟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紧张得不得了,一会儿又好像能喘口气。今年春天老美那边加了点新关税,咱们也回了手。

 

但到了5月份,在日内瓦谈了一轮之后,双方居然达成共识,互相降了降关税。这一下子,生意场上的动静就明显起来了,光是咱们盐田港往美国发的集装箱,数量嗖嗖地往上涨,忙得脚不沾地。

 

这说明啥?说明两家做买卖,硬割裂开,谁都觉得疼。

 

那为啥美国人的调门好像低了些呢?其实,这里头有很现实的原因。

 

贸易这个事,你挥拳头别人也会缩脖子,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他们美国自家做生意的老板们,其实也不乐意看到关税墙越垒越高,那样成本上去,买卖就难做了。

 

再说,现在全球经济大环境摆在这儿,真把最大的贸易伙伴关系搞僵了,对谁都没好处。所以,美财长贝森特也说了,这次在吉隆坡搭了个“很成功的框架”,这是给后面更高层的见面打基础呢。话里话外,透着一股求稳的味道。

 

国际社会也关注着呢,尤其是过几天就要在韩国开的那个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大家都猜中美两边的头儿会不会趁那个机会见个面,好好沟通一下。

 

毕竟这两个经济大块头的关系,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中美要是和和气气,把贸易的疙疙瘩瘩理顺点,全世界做生意的都能稍微松口气。这次吉隆坡会谈,等于是在那个大会之前先热了个身,探了探路。

 

往前看,这条路肯定还有坎儿,虽然这次谈出了点眉目,双方也同意接着去抠细节,走各自国内该有的程序,但真要变成白纸黑字的牢靠协议,还得费不少功夫。

 

不过,特朗普近期也对外界表态了,他有信心能和中方达成一个“非常全面的协议”。这话不管有几分能当真,至少气氛是比之前要缓和一些了。

 

不过美国如何折腾,咱们这边一直讲的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把生意做起来,把市场搞活,对两国的老百姓、对全世界的经济都是好事。这次会谈能谈出点积极东西,说明双方都更务实了,知道回到桌子上谈比站在桌子上吵要强。

 

接下来,就看韩国举办的峰会了,要是中美双方真能坐下来,往实处再推一把,那对明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贸易环境,就是个挺大的利好。

 

毕竟这些关税的高低、买卖顺不顺畅,最终都会影响到商场里商品的价格、影响到很多人的饭碗。所以,谈比不谈好,缓和比紧张好。这条路还长,但能坐下来接着谈,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留意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