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这近40年来,中国面对的最“危险”总统! 很多人提起他只会想到口无遮拦的言论和反复无常的行事风格,却没看透他背后清晰到可怕的战略逻辑,那些看似混乱的操作其实都在围绕同一个目标:集中所有资源遏制中国。 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后,没等多久就推出了《临时国防战略指导意见》,这份只有9页的秘密文件里,直接把中国称作“唯一步步紧逼的威胁”,和以往美国政府同时罗列多个威胁不同,他把战略焦点精准到了极致。 为了落实这个战略,美国开始全力推动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上任后的首次海外之行,先去欧洲划清界限,再直奔亚太对接盟友,所有动作都围绕着遏制中国展开。 这种不掺水分的直接针对,比以往模糊的战略表述更具攻击性,也让对抗的风险明显上升。他很清楚盟友的重要性,所以在军事捆绑上做得又快又狠。 美日安保条约经历了6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升级,驻日美军司令部升格为联合作战司令部,日本专门新设“统合司令部”对接,战时双方能实现联合指挥和战术信息共享,还在加快联合生产先进导弹储备弹药。 对菲律宾的布局更让人警惕,美军在菲的军事基地从5个增加到9个,新增的基地大多靠近台海和南海,美国不仅斥资6650万美元升级这些基地的设施。 还批准向菲律宾出售总额55.8亿美元的20架F-16战机,甚至追加部署远征舰艇拦截系统和高性能无人水面艇,一步步筑牢第一岛链的围堵防线。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战略收缩思路,为了把资源集中到印太,特朗普不惜逼迫欧洲盟友承担更多防务,要求北约盟国将年度军费开支增加到GDP的5%,还试图撮合俄乌停火,哪怕让乌克兰接受屈辱条件也在所不惜。 他在欧洲明确表态,美国优先考虑的是中国在印太地区带来的“威胁”,欧洲的安全问题应该由欧洲自己解决。 这种宁可牺牲欧洲利益也要聚焦中国的做法,虽然引发了盟友间的矛盾,但确实能让美国从欧洲的安全包袱中抽身,把更多军事力量和外交资源投向亚太,这种务实到冷酷的战略取舍,比面面俱到的全球布局更难应对。 很多人觉得特朗普行事荒唐,但他的“危险”恰恰在于不搞虚的。 以往的美国政府多少会顾及国际形象和多边规则,特朗普却完全抛开这些束缚,只看实际效果,能直接施压就不迂回,能快速落地就不拖延。 他的政策没有复杂的包装,目标清晰手段直接,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战略模糊性,让大国之间的博弈少了缓冲地带。 这种纯粹以利益为核心、不计后果的遏制方式,往往会引发更多不可预测的风险,也让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真正的危险从不是那些明面上的争吵,而是这种目标明确、手段务实、资源集中的精准遏制。 特朗普的政策或许有争议,但他为美国遏制中国搭建的军事框架和盟友网络,后续很难轻易推翻。 大国博弈中,最可怕的对手从来不是那些言辞激烈却思路混乱的人,而是看似疯狂却目标坚定、行动力极强的人。 你觉得如果特朗普继续推进这样的战略,会给地区局势带来哪些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