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据路透社消息,中国已于10月29日重新对美国采购了18万吨

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据路透社消息,中国已于10月29日重新对美国采购了18万吨的大豆,这是继9月零订单后的首次采购,预计12月和2026年1月装船。   这单看似寻常的农产品订单,实则藏着中美经贸博弈降温的关键信号,明眼人都能看出,僵持大半年的贸易谈判总算拿出了真东西。   这得从几个月前说起,美国大豆种植户今年过得那叫一个憋屈。从5月到9月,中国整整五个月没从美国买过一粒大豆。美国大豆协会8月就拉响了警报,主席拉格兰直言美国大豆没了买家,往年这个时候早卖出一成多产量,今年却是零订单。到了9月,眼看着阿根廷借着美国援助的机会,一口气给中国运了130万吨大豆,美国豆农彻底坐不住了。   美国大豆协会一天连发两份声明,字里行间全是焦虑。他们算过一笔账,这五个月里,中西部豆农因库存积压损失超10亿美元,平均每个农户亏了5万美元,已有两百多个农场申请破产。   要知道中国曾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占其出口量的一半以上,没了中国市场,这些大豆只能堆在仓库里贬值。豆农们联合致信白宫,还动员州议员游说国会,就盼着政府能跟中国谈出结果。   转机出在10月下旬的吉隆坡,中美在那里举行了第五轮经贸磋商,这是双方僵持半年后的关键碰面。谈判桌上气氛挺紧张,美方早前还威胁要加征100%关税,中方则准备管制稀土出口。但双方都清楚再耗下去没好处,美方扛不住农业州的选票压力,中方也想稳一稳经贸环境。   最终谈出的结果很实在,美方财政部长贝森特直接表态,不会再推进新的加税计划。中方这边,就有了10月29日那笔18万吨的大豆订单。中粮集团把订单拆成三批,装船时间定在新季大豆上市后的旺季,显然是早有安排。美国大豆期货价格闻讯立刻涨了3%,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用“备受鼓舞”形容这份心情,毕竟订单没落地前,再好听的承诺都是虚的。   要知道中国恢复采购可不是随便拍板的,一方面是商业理性作祟,新季美国大豆上市后,离岸价格比巴西大豆低不少,对中国油厂来说确实划算。另一方面,这也是对美方让步的回应,特朗普团队已经放出风,考虑下调对中国芬太尼的20%关税,这正是中方在谈判中提出的诉求之一。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有底气,这些年建了“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的多元供应体系,2024年巴西大豆占中国进口的58%,阿根廷今年也升到22%,就算不买美国大豆,国内粮油价格也稳得住。   当然这18万吨大豆还可能只是个开始,有分析师透露,如果后续磋商顺利,中国可能追加500万到1000万吨采购。这个信号太重要了,它说明中美不是在玩嘴皮子,而是真的在落实磋商共识。美国大豆协会最清楚,他们的农民要的不是政府救助,而是中国这个稳定市场。   更值得琢磨的是时间点,订单落地第二天,中美就在韩国釜山有会晤安排。中方这波采购,相当于为高层见面铺了路,也给美国农业州吃了颗定心丸。美方那边也懂事,谈判后立刻暂停了关税升级计划,还着手审查芬太尼关税,这种双向动作在之前的博弈里可不常见。   说到底,这单大豆订单就是块“试金石”。它证明中美经贸关系不是非黑即白,完全能找到利益平衡点。中国不用被迫妥协,美国也不用硬撑着加税,双方各让一步,反而都能得实惠。从零订单到18万吨的转变,藏着的正是贸易谈判最需要的“实际成果”——不是空泛的协议,而是能让农民拿到订单、企业看到希望的实在进展。   来源:东方财经 【消息:“习特会”前中国首次采购美国今年当季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