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综合央视新闻、高盛集团报告及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美国于2025年10月中旬宣布,自

综合央视新闻、高盛集团报告及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美国于2025年10月中旬宣布,自11月1日零点起,对中国出口的卡车、汽车底盘、变速箱等产品加征25%关税,客车再额外加征10%,且政策立即生效,连已在海运途中的货物也未能幸免。这一突袭式操作,让正在运往美国的2.6万辆整车和价值4.1亿美元的零部件瞬间多出1亿美元关税,进口商措手不及。 更惨的是美国老百姓。据高盛测算,美国消费者一年将为此多掏14亿美元,买车、修车成本全面上涨。原本性价比高的中国电动卡车、巴士,如今因关税变得“买不起”,许多公交系统被迫取消订单。 美国给出的理由有三条:一是扯上“国家安全”,称依赖中国商用车会威胁供应链;二是说“保护本土产业”;三是想“收税补财政窟窿”。可现实狠狠打脸:美国车企自己就高度依赖中国零部件——福特、通用等品牌19.1%的卡车零部件来自中国,加税等于自己抬高成本,每辆车制造成本增加近5000美元,最终全由消费者买单。至于财政增收?杯水车薪,反推通胀上行。 中国迅速反击,对美国大排量卡车启动反倾销调查,并聚焦美国进口芯片。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美国相关芯片进口量增37%,价格却暴跌52%,明显构成倾销。中国已要求涉案美企在11月1日前提交完整材料,逾期将面临更高税率。未来还可能配合稀土出口管制,精准打击美国高科技与军工产业链。 这场博弈下,短期是贸易战,中期是供应链大洗牌:美国车企加速将产能转至墨西哥,中国车企则通过东南亚、墨西哥“转口出海”。长期看,中美贸易正走向“两个阵营、两套规则”,信任不断瓦解。而最终埋单的,仍是普通民众和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