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有网友说,荷兰的安世半导体临时非法CEO,决定不再给东莞的封装厂提供晶圆。 哪

有网友说,荷兰的安世半导体临时非法CEO,决定不再给东莞的封装厂提供晶圆。 哪我们的反制有什么作用吗?我们国内能提供相同功能的晶圆吗?能提供的话可以得到认证吗?不能得到认证的晶圆,不是一样不能提供产品? [呲牙]荷兰这波操作确实把安世中国推到了风口浪尖,但真正受伤的是欧洲车企和荷兰自己,中国工厂手里握着的才是全球供应链的命脉,荷兰拿到的只是一个“不能指挥中国工厂”的总部。 1. 荷兰的“接管”到底拿到了什么 荷兰政府动用1952年《商品供应法》冻结了安世半导体控股层面的投票权和CEO职务,但安世中国公司的法律实体、生产设备、员工、客户合同仍在中方控制之下。换句话说,荷兰拿到的是一个“不能指挥中国工厂”的总部,而不是空壳。 2. 中国反制的实际效果 中国商务部的出口管制针对的是“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元器件和子组件”。安世全球约70%的封装测试产能在东莞,这些环节一旦无法对外输出,欧洲总部即使拿到晶圆也形不成最终可销售的成品。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已经警告,车企芯片库存最多撑几周,德国大众准备停掉高尔夫生产线。 3. 国内能否替代晶圆 安世的晶圆主要在荷兰、德国自有产线或台积电、联电等 Foundry 生产。国内目前尚不具备同等车规级功率器件晶圆的大规模制造能力,短期内无法完全替代。车规级芯片认证周期通常 12–24 个月。国内车企和 Tier1 已开始寻找替代供应商,士兰微、华润微、扬杰科技等本土厂商已在 IGBT、SiC MOSFET 等领域取得突破,部分产品进入车企验证流程。但大规模上车仍需时间。 4. 库存与过渡方案 东莞工厂仍有晶圆库存,同时安世中国正通过“分批交付、优先保障国内客户”等方式延长供应链窗口。预计 3–6 个月内不会出现“无米下炊”,但长期若晶圆断供,产能将受限。 荷兰的“接管”并未让安世中国停产,反而让欧洲车企陷入断供危机。中国反制让荷兰“接管”失去商业意义,国内短期内仍依赖安世现有库存和海外晶圆,但国产替代已在加速验证,中长期看,这场博弈反而推动中国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更快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