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收紧钨、锌、银等关键金属出口,本质是一次战略资源的主动掌控。全球80%的钨产

中国收紧钨、锌、银等关键金属出口,本质是一次战略资源的主动掌控。全球80%的钨产自中国,其在军工、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堪称“工业牙齿”。如今拿配额难、审查严,不只是卖不卖的问题,更是“卖给谁、怎么用”的话语权争夺。 美国军工库存仅够18个月,欧洲风电与电池厂面临断料,日韩芯片与显示产业成本飙升。西方虽在找替代矿源,但新矿投产至少三年起步,品位与产能远不及中国。短期之内,全球高端制造与国防工业仍深陷“中国依赖”。 中国为何收紧这些关键金属出口? 一句话,把资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既是保国家安全,也是保产业未来。 1. 资源有限,再挖下去自己先见底——钨、铟等矿的储采比已降到13年左右,继续出口等于透支自家战略家底。 2. 军工、航天、半导体都离不了这些“工业维生素”,一旦被卡脖子,连坦克穿甲弹和AI芯片都造不下去。 3. 迫使国内企业从“卖原料”转向“卖技术”——初级产品出口占比70%,高附加值产品才30%,出口管制倒逼产业升级,把利润留在国内。 结果既履行了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又把全球定价权和产业链话语权往自己手里拽。 这轮管制背后,是中国从“世界工厂”向“技术强国”转型的决心:不再只卖原料,更要掌握高附加值环节。资源,正成为国家战略博弈的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