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彻底破防了! 当特朗普把日本女首相搂在怀里的时候,日本人彻底破防!他们觉得特朗普根本就没给日本一丁点的尊重! 横须贺基地的航母甲板上,特朗普当着一众媒体和美军士兵的面,没个正形地把日本新任女首相高市早苗搂了过去。 镜头里,高市早苗的笑容看着有点僵,而这一幕传到日本国内,算是彻底炸了锅。 社交媒体上全是相关的讨论,电视台的评论员唾沫横飞地骂街,连首相官邸外都有人举着标语抗议,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日本人觉得这动作太不尊重人,在他们的政治场合里,别说搂搂抱抱,就是握手都得讲究个距离和力度,首相作为国家门面,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体面。 特朗普倒好,不管不顾就来这么一下,在他们眼里跟当众给日本甩脸子没区别。 主流媒体连着好几天追着这事说,核心就一个意思:这不符合外交规矩,是打心眼儿里没把日本的文化和体面当回事。 民间的火气更大,网上骂声一片,说这是强国对弱国的欺负,是把日本当小弟耍,有些保守派的团体还专门发了声明,要求美方给个说法。 政界更有意思,在野党跳出来骂执政党的外交太软,连自家首相被轻视都不敢吭声,执政党内部好多老议员私下里抱怨,可真到公开场合又闭了嘴,毕竟美日合作的摊子还得维持。 日本人对“被美国轻视”这事敏感得很,战后那几年被美国占领的记忆,就算过了这么久也没彻底消掉。 这些年经济起来了,总想在国际上挺直腰杆,可真到了跟美国打交道,还是硬不起来。 就像之前跟美国谈关税,特朗普说要加税,日本代表团连夜开会急得团团转,谈判代表见了特朗普还得说“能被您接见是我的荣幸”,这种憋屈劲儿早攒了一堆。 美日同盟看着牢不可破,里子其实全是不对等,特朗普这次访日,一边说要强化同盟,一边就逼着日本把军费提到GDP的3.5%,还催着日本多买美国的大豆和牛肉。 日本这边只能应着,谁让经济上靠美国市场,安全上靠美军保护呢。 可老百姓心里门儿清,之前有民调说,不信赖美国的人都快七成了,大家憋着一股火,就等着一个出口,特朗普这一搂,正好把那层窗户纸戳破了。 有人说日本人太矫情,不就是个拥抱吗?可这动作搁在美日关系里,味道就变了。 特朗普之前跟安倍握手就使劲攥着不放,握了快二十秒,弄得对方表情都不自然,那会儿日本舆论就闹过一阵。 这次换成女首相,动作更亲昵,在日本人看来就是把“上下级”的关系摆到了明面上。 首相是国家的代表,被人这么随意对待,不就等于国家的尊严被踩在了脚下? 更有意思的是高市早苗自己的处境,她上台后一直想靠着抱紧美国大腿稳固地位,还夸过特朗普有领导力,甚至提过支持他拿诺贝尔和平奖。 结果特朗普一点不给面子,当众来这么一下,让她在国内里外不是人。 支持者觉得她没撑住场面,反对者骂她窝囊,连她那几秒的微笑都被拿出来批斗,说她丢了日本的脸。 这事闹到最后,美方就轻描淡写说了句“只是友好的表示”,没半点要解释的意思,日本政府也没真的去抗议,就含糊其辞地说“希望今后注意礼仪”,这种不了了之的结局,其实早就在意料之中。 毕竟日本还得靠美国对付周边问题,还得指望美国放开汽车贸易,真闹僵了吃亏的是自己。 日本人的“破防”,本质上是对这种无力感的愤怒,一边想当正常国家,想要平等尊重,一边又离不开美国的庇护,只能在依赖里找面子。 之前冲绳民众抗议驻日美军扰民,喊了多少年也没解决,关税谈判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七轮谈下来啥实质好处都没捞着。 这些委屈平时都藏着,特朗普这一搂,算是把所有不满都勾了出来。 别以为日本真能跟美国叫板,就算舆论闹得再凶,该买的美国武器还得买,该加的军费还得加。 高市早苗政府早就说了,会提前实现防卫支出占GDP2%的目标,这就是给美国递台阶。 所谓的抗议和不满,更像是演给国内看的戏,既安抚了民众的情绪,又没真的得罪美方,一举两得。 这种又当又立的状态,在美日关系里不是第一次出现,之前调查说八成日本人对美国有亲近感,可问起日美关系好不好,不少人又含糊其辞。 亲近是因为需要依赖,不满是因为尊严受了损,这种矛盾早成了日本对美心态的常态。 特朗普的动作只是个引子,就算没有这事儿,下次关税谈判被压、驻日美军出事儿,照样会炸锅。 美日同盟的体面,从来都是美国给的,想自己挣,日本先得放下对美国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