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其一,任何光刻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其一,任何光刻机,只要含有不低于0.1%的中国来源稀土成分,无论其最终产自何地、途径哪里,都必须向中国申请出口许可,并详尽披露其用途、用量及最终用户,其二,对用于制造14纳米及更先进逻辑芯片、高端存储芯片的关键设备及材料,启动更为严格的“逐案审批”制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今年9月底,美国又一次升级了对中国芯片的限制措施,荷兰第二天就跟着动手了,他们以“国家安全”的名义,直接把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给冻结了,连中国籍CEO都被罢免。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可是欧洲汽车芯片的重要供应商,它70%的产能都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荷兰这一刀切下去,不光是冲着中国企业来的,连大众、宝马这些欧洲车企都跟着遭殃,因为汽车没芯片就造不出来。   更讽刺的是,荷兰一边跟着美国限制对华出口光刻机,不管是高端的EUV还是中低端的DUV都卡得死死的,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稀土。   就拿荷兰ASML公司的光刻机来说,那些精密的镜头抛光材料、电机里的磁体,用的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一台EUV光刻机里稀土用量能超过50公斤,占电机成本的30%。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荷兰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占了全球出口总量的26.4%,可ASML自己的稀土库存最多也就够撑两个月。   中国手里的稀土牌到底有多硬?全球接近70%的稀土开采量在中国,90%以上的冶炼分离产能也在中国,关键不只是量大,技术上中国也遥遥领先。   中国能把稀土提纯到99.99%甚至99.999%的纯度,而美国花了7年时间搞出来的技术,纯度只能到99.9%,成本还是中国的3倍。   更麻烦的是,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虽然也有稀土矿,但挖出来的矿石98%都得运到中国来加工,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成熟的冶炼能力。   这次新规里那个0.1%的门槛设计得很巧妙,看起来占比很低,实际上几乎覆盖了所有用稀土的高端设备,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从风力发电机到战斗机发动机,都逃不开这个标准。   而且新规还有“域外效力”,就是说不管光刻机在哪组装、走什么渠道出口,只要用了中国稀土,最终都得中国点头才行,这就把以前那些通过第三方“洗产地”的漏洞全都堵死了。   新规一出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立马就感受到了压力,ASML的股价出现波动,欧洲多家汽车供应商因为拿不到许可证,工厂开工率直线下降。   稀土价格也跟着涨,氧化铽的欧洲市场价格涨了200%,突破3500美元一公斤,氧化镝的海外价格比国内高出30%。   德国经济部门都公开表示“极度担忧”,因为德国汽车业用的高端电机磁材也严重依赖中国稀土,欧盟企业提交的2000多个出口许可证申请,有一半多到现在都没处理妥当。   荷兰这下慌了,欧盟贸易专员和荷兰经济大臣主动给中国商务部长打电话,态度比之前强硬接管中国企业时软了不止一个档次。   荷兰经济大臣在电话里说“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关系”,还承诺要为安世半导体的事找建设性解决方案,毕竟半导体产业占荷兰GDP的12%,要是ASML真停产了,整个荷兰经济都得受影响。   其实荷兰不是第一次在这种事上栽跟头,1981年的时候,荷兰不顾中国警告向台湾地区卖潜艇,中国直接把驻荷兰大使馆降为代办处,经贸合作全面冻结。   那三年荷兰制造业错过了全球产业转移的窗口期,市场份额被别人抢走了一大块,直到1984年荷兰承诺不再对台售武,两国关系才恢复,历史教训摆在那,可有些人就是记不住。   荷兰现在想搞替代方案,比如和澳大利亚的稀土公司合作,但那家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工厂产能只有中国的5%,环保成本还高得吓人。   就算能拿到矿石,没有中国的冶炼技术,也造不出符合光刻机标准的高纯度材料,美国国防部的报告都承认,要是完全切断和中国的稀土联系,军工成本得增加40%,武器研发进度可能推迟3到5年。   中国这次升级管控,不是要搞“资源霸权”,而是对自身核心优势的正当维护,稀土的开采和加工需要大量投入,还可能造成环境压力,中国通过规范出口,既能避免资源被过度开采浪费,也能推动全球企业更重视可持续发展。   新规里的“逐案审批”制度,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应用严格把关,对普通民用领域则通过透明流程保证稳定供给,这种“快批快处、敏感严审”的机制,既守住了底线,又维护了全球供应链的基本稳定。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