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租一块小菜园,空闲时,去翻土、浇水、除草,摘点新鲜的蔬菜。
这是一种什么体验?

随着共享经济的风吹向田野,农业种植有了新模式。
钱塘江畔,凌云街与银江巷交叉口西南侧的城北农业主题公园,开辟了一个“共享菜园”,3333平方米左右的土地,划出了53块小菜园,每块面积30-90平方米的小菜园,用白色栅栏明确划分。
“共享菜园”刚推出两天,便被“一抢而空”。

每到周末,公园里总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有人忙着浇水施肥,有人忙着松土栽苗。
“白菜冒尖儿了,下完雨,长得真快。”70岁的王阿姨,是“共享菜园”的首批“租客”。
每块菜园按年出租,每平方米折后40.5元。王阿姨的菜园有40多平方米,一年的租金在2000元左右。

“也不贵,好玩儿嘛。”她说,“我一个人在家,没什么事情可以做。现在,经常来菜园转一转,跟‘菜园邻居’唠唠嗑。”
王阿姨的菜园被打理得很好,泥土松软平整,种着菠菜、香葱和大白菜,几乎看不到杂草。她期待着,立冬过后,能吃上自己种的新鲜大白菜。
“明年打算再租一块地。”她说。

生机勃勃的菜园,催生了意想不到的"产业链"。
“一天能卖出五六把铁锹,积压的库存总算清了。”百米外的五金店里,老板齐女士正清点着热销的农具,特意把适合小朋友用的迷你铁锹,摆在了店门口,脸上的笑容藏不住。
这家五金店已经开了七八年了,自从“共享菜园”火了,锄头、铲子成了“爆款”。

城北农业主题公园的“前身”,是一块闲置的土地。2023年,钱塘区城发集团把这片闲置地改造成了总面积1.67万平方米的农业特色空间,推出了农业种植、观光采摘等体验项目,还打造了特色八卦田,带火了农耕体验与研学活动。
今年9月初,钱塘区城发集团借力共享经济浪潮,推出了“共享菜园”项目。

“共享菜园的收入还是可观的。”钱塘区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项目“走”得长远,他们在公园4个角落都放了白色的大桶,随时供应灌溉用水。专业农技人员也会定期驻场,手把手教租客种菜。要是租客中途没空打理菜园,还能“请”公园托管……
“接下来,我们计划开辟更多共享地块,升级配套设施,打造更多‘开心农场’。”钱塘区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个周末,共享菜园里有许多人在忙着摘菜。才开园一个多月,菜园里已经长出了白菜、萝卜、小葱,长势喜人,有人已尝到了亲手种出来的第一茬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