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美国CBS的《60分钟》节目播放了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专访,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项,特朗普表示“台湾政策将是他的秘密”。 [呲牙]特朗普在 CBS《60 分钟》里把“台湾政策”说成“秘密”,本质上仍是“战略模糊”的老套路——既不说“保台”,也不说“弃台”,只留下一句“对方心里有数”。这种刻意留白,目的有三: 1. 维持筹码价值 把台湾当成可交易的“筹码”,既能在未来对华谈判中抬高价码,也能继续向台北索要军购、投资等现实利益。 2. 规避国内政治风险 共和党内部对“保台”本就分歧明显,农业、制造业等利益集团更关心对华贸易,特朗普若过早“亮底牌”,反而会被对手利用。 3. 延缓冲突升级 随着中国军事与经济反制能力提升,美军介入台海的“惨胜”成本已高到难以承受。模糊表态可避免立即承担“协防”义务,降低被“台独”拖入战争的风险。 但与过去不同的是,这种模糊正在“贬值”。 军事上,美军兵推多次显示“打不赢”,兰德报告干脆建议“接受中国统一”。 经济上,中美深度捆绑,一旦开战,全球供应链断裂的代价远超收益。 外交上,台湾“邦交国”只剩 12 个,国际空间被持续压缩。 大陆方面早已把“不承诺放弃武力”写进法律,并通过常态化绕台巡航、恢复两岸直航、推进“福马同城圈”等组合动作,把战场主动权、议题设定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因此,特朗普的“秘密”看似保留了弹性,实则暴露了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收缩”——口头模糊,行动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