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本就没回来,可把美媒给愁坏了,都纳闷中国客户跑哪儿去了呢?而美国还在大量补货呢! 谁也没料到,美国关税大砍刀举了半天,最后自己先慌了。今年 4 月突然宣布豁免智能手机、芯片等 20 类商品的 “对等关税”,相当于给这些中国出口大户免了单。 要我说美国这就是典型的 “翻脸比翻书快”,之前加税的时候多嚣张,2024 年 9 月还在宣布对电动车、太阳能电池这些 “战略性产品” 分阶段加税,电动车关税直接飙到 100%,半导体还要逐步涨到 50%。 中国企业又不是傻子,谁能扛得住这种来回折腾?浙江有家做外贸的老板说得实在,“今天免关税,明天说不定又加回来,总不能把厂子绑在美国一棵树上”。 就像义乌做玩具的今奇科技,去年 4 月高额关税一来,美国客户全停单,等美国想豁免的时候,人家早就把 3000 平米厂房里的 4000 台 3D 打印机调到了东盟订单上。 原材料 80% 都从国内配套改成了东南亚采购,从设计到生产 10 小时就能出货的优势,早给了愿意长期合作的东盟客户。 中国客户哪儿去了?都被美国逼去别的市场了!你看海关数据,今年前 5 个月咱们对东盟出口就涨了 13.5%,贸易总值都到 2.77 万亿元了,东盟早成了第一大贸易伙伴,占外贸总值的 15.8%。 浙江贸促会都教企业怎么找 “关税洼地”,中亚、中东那些地方美国只收 10% 关税,比中国豁免后的税率还低,不少企业干脆把生产线搬过去,既躲了关税风险,还能借 “一带一路” 的物流枢纽卖全球。 就像做机械零件的温州厂商,去年在美国加税最狠的时候,直接在哈萨克斯坦建了组装厂,现在美国豁免零件关税想拉他回去,人家直言 “中亚的订单排到明年了,犯不着再冒风险”。 再说美国自己也没搞明白,之前加税的时候他们的进口商疯了一样囤货,生怕之后涨价,结果货堆在仓库里卖不动。 你看沃尔玛、Target 这些大超市,去年底库存还高得吓人,Target 第三季度库存比前年减了 14%,家得宝直接少了 29 亿美元的货,这说明之前囤的中国货还没消化完。 现在就算关税降了,零售商也得先清库存,哪敢急着下新订单?更别提美国还在搞 “小动作”,嘴上豁免商品关税,暗地里对集成电路、芯片设备搞歧视性限制。 2025 年 9 月商务部都立案调查了,从设计到制造各个环节都卡脖子,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把宝押在美国市场? 美媒还纳闷 “为啥以前抢着囤货,现在不降反降”,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2024 年中美贸易额看着有 6882.8 亿美元,但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也就 14.7%,早就不是非美国不可了。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之前警告过,关税会让低成本鞋服、玩具从货架消失,现在真应验了,但这锅得他们自己背。 洛杉矶港的数据最实在,去年 5 月从中国来的货船直接少了 33%,人家阿波罗管理公司的经济学家都喊了,“几周内货架就得空,卡车司机都要失业”,这都是当初加税作的孽。 中国企业不是不能供,是压根不想再吃这碗 “不稳定的饭”。做滑雪凉亭的熊伟平说得好,美国客户就算愿意承担关税找上门,他们也把主要精力放东盟了,“那边政策稳,订单长期,比在美国刀口舔血强”。 美国以为豁免关税是 “恩赐”,却忘了企业最看重的是稳定,当初把人往外推,现在想拉回来,哪有那么容易?那些转移到东南亚、中亚的生产线,那些签了长期合同的新市场,哪能说转回来就转回来? 说白了,美国这是自食其果。关税大棒没打疼别人,先砸了自己的脚,现在货架空空订单堆积,怨不得别人,要怪就怪自己当初太任性,把中国客户的心伤透了,把市场拱手让人了。 想让中国货回去?光降关税没用,得先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限制撤了,拿出点诚意来,可就美国这反复无常的性子,怕是难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