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远东问题!说白了,远东地区就像是俄罗斯的一个心结,丢掉太浪费,不丢掉又会成为俄罗斯的累赘。 说它是块金疙瘩,一点不掺假。695 万平方公里的地盘,比大半个中国还大,底下埋的全是宝贝 ,全球三成稀土、五分之一天然气,还有挖不完的石油煤炭、砍不尽的原始森林。可就是这人人眼馋的宝藏地,却成了俄罗斯甩不掉的心病。 扔了?想都别想,这些沉睡地下的资源,是实打实的硬通货,随便开采一点,就能换来真金白银,撑起经济半边天。 而且远东还攥着北极航道的钥匙,握着太平洋的不冻港,战略位置重要到不能丢。这就像手里攥着个镶钻的金碗,再沉也舍不得松手。 可留着吧,麻烦事一箩筐。最头疼的就是没人。600 多万人口,摊到这么大的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 1 个人 苏联时期还有 900 多万人,现在越走越少,年轻人宁愿挤在莫斯科挣 50 万卢布的年薪,也不愿留在远东拿 2 万卢布的月薪,好多村庄都成了 “鬼镇”,只剩空荡荡的木屋在寒风里摇晃,全国 2 万个废弃村庄,一大半都在这儿。 没人干活,再好的资源也只能当摆设。 大片肥沃的黑土地没人种,只能荒着长杂草,中俄合作的农场里,中国技术员带来了灌溉技术和优良种子,才让荒地长出了粮食。可更多地方,因为缺人缺技术,宝藏只能埋在地下,守着金碗饿肚子。 要命的是基础设施差到离谱。冬天零下四五十度的严寒,把公路冻得坑坑洼洼,春天融雪后更是泥泞难行。从莫斯科发个文件到这儿,比快递还慢。 中俄边境的公路大桥通车后,中方口岸早用上了 AI 识别查验,俄方还在临时板房里人工登记,通行效率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修条路、建个电站的成本,比俄罗斯欧洲部分高好几倍,钱投进去就像石沉大海。 外部还总有人找茬。日本盯着南千岛群岛不放,2025 年直接在周边海域实弹射击,打了 66 发子弹都没提前打招呼。这些年日本军费连续 12 年上涨,买了 400 枚 “战斧” 巡航导弹,还拉着北约国家在北海道搞军演,明摆着是试探俄罗斯的底线。 美军也没闲着,舰艇在远东海域的巡航次数翻了三倍,就想趁着俄罗斯分身乏术,抢占战略真空。 这边外部压力不断,那边俄乌冲突还抽走了远东的资源。为了支撑前线,莫斯科把远东的精锐部队、财政补贴全调走了,23 个基建项目被迫停工,中央给的补贴直接砍了一半。 2025 年远东的 GDP,也就相当于中国大连市的规模,本来就脆弱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想发展,只能找帮手。中国成了最靠谱的合作伙伴。黑瞎子岛的联合开发搞得热火朝天,14 个基础设施项目同步推进,物流中心、科技园区拔地而起。 “西伯利亚力量” 天然气管道源源不断输送能源,2025 年对华供应量都涨到 56 亿立方米了。吉林的货物经海参崴港中转,量直接翻倍,超市里的中国商品、路上跑的中国汽车,在远东越来越常见。 可俄罗斯心里总犯嘀咕。一方面盼着中国的资金、技术盘活远东,另一方面又怕 “引狼入室”。合作项目常常因为审批慢、顾虑多,进展得磨磨蹭蹭。 就像 “超前发展区” 的免税政策,看着挺诱人,可因为各种限制,没能吸引来多少真金白银的投资。这种 “又想要又怕要” 的心态,让好多机会白白溜走。 最让人无奈的是历史留下的惯性。苏联时期,远东就是 “资源仓库”,只知道往外运原料,从没好好规划过产业。 现在中央和地方权责不清,腐败问题也拖后腿,每 7 个项目就有 1 个栽在腐败上。加上北极航道开发还得顾虑生态,冰川融化、甲烷释放的风险,让开发步伐不敢太快。 这块土地的未来,全看俄罗斯能不能解开这团乱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