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持续,俄罗斯的目标变了。最开始,俄就是想通过军事行动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后来俄罗斯发现欧美全部下场了,不打不行了。 最开始俄罗斯动手,心里就一个核心念想: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慌,北约东扩都快扩到俄罗斯家门口了,要是乌克兰真加入,北约的导弹、军事基地直接怼到俄罗斯边境,相当于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这安全红线谁也不能碰。 本来俄罗斯想着速战速决,用军事压力逼乌克兰放弃入约想法,划定一个安全缓冲区,这事就算了了。 可它万万没料到,自己一动手,欧美直接撕破脸全员下场,这仗的性质彻底变了。 本来是俄乌之间的区域安全问题,结果美国带头,欧盟、北约几十个国家跟着起哄,又是给乌克兰送坦克、导弹、无人机,又是提供星链这种关键的情报和通信支持,甚至还派军事顾问偷偷培训乌军。 更狠的是,西方还对俄罗斯搞起了全方位制裁,从金融、贸易到科技、能源,恨不得一下子把俄罗斯逼垮。 到这时候俄罗斯才明白,自己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乌克兰,而是整个西方阵营的围堵。 这时候要是收手,不仅之前的军事行动全白费,乌克兰只会在西方支持下继续倒向北约,自己家门口的威胁不但没消除,还得被西方看扁,以后只会更得寸进尺。 所以俄罗斯的目标只能跟着调整,现在不光是阻止乌克兰入约,更要打破西方的军事围堵和制裁封锁。 它得让西方知道,俄罗斯的安全底线碰不得,想靠抱团打压就逼俄罗斯让步,门都没有。 而且这 3 年下来,俄罗斯已经占据的那 20% 土地,大多是顿巴斯、扎波罗热这些战略要地,要么是能源富集区,要么是地缘屏障,守住这些地方,才能真正给自己留出安全缓冲区,避免以后西方再通过乌克兰给俄罗斯制造麻烦。 再者,西方的制裁也没达到预期,俄罗斯早就扛过了最艰难的阶段,现在能源贸易找到了新出路,和亚洲、中东国家的合作越来越深,国内经济也稳住了,压根没被打垮。 反过来,西方自己却被这仗拖得够呛,欧洲能源价格暴涨,通胀居高不下,援助乌克兰的钱越花越多,内部早就有了分歧。 俄罗斯心里清楚,这时候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只有接着打,打到西方扛不住、愿意坐下来谈,打到乌克兰真正放弃入约、承认俄罗斯的安全诉求,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要是现在收手,西方肯定会觉得俄罗斯好欺负,以后只会变本加厉搞围堵;乌克兰也会在西方支持下继续和俄罗斯对抗,边境永无宁日。 所以对俄罗斯来说,这已经不是想不想收手的问题,而是不能收、也收不起,必须打到达成真正保障自身安全的目标为止。 西方越是拱火,俄罗斯就越得硬扛到底,这仗的本质,早就变成了俄罗斯对抗西方霸权、捍卫自身安全利益的持久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