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荷兰强抢安世还没解决,欧盟又要对华为中兴下手,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一针见血   当地

荷兰强抢安世还没解决,欧盟又要对华为中兴下手,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一针见血   当地时间11月10日,美国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欧盟正计划强制要求各成员国在电信网络中剔除中国的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的设备,以降低所谓“安全风险”。还有消息称,目前,德国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这个工作。   这事儿刚曝光,不少人都看懵了。欧盟怕是忘了荷兰强抢安世半导体的烂摊子还没彻底捋顺,转头就又来针对华为和中兴。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看不懂,难道真觉得中国企业好拿捏?   先说说荷兰,9月底的时候,荷兰政府突然翻出一部尘封73年的《物资供应法》。这部法律上次用还是冷战初期,专门应对战争或紧急状态,结果荷兰就用它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理由说得冠冕堂皇,说是“防止技术转移,保护供应链安全”。   接着荷兰法院七天内就完成裁决,把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给暂停了,还任命外籍董事掌权,把闻泰科技持有的股权托管给了第三方。要知道,闻泰科技2019年花了334亿才买下安世半导体,经营六年把公司从全球第11名带到第3名,结果荷兰说接管就接管,完全没讲商业规矩。   可荷兰千算万算,没算到核心产能不在自己手里。安世80%的芯片封装测试都得靠东莞的工厂,荷兰抢的只是个总部空壳。没有中国的封装环节,那些晶圆就是半成品,根本卖不出去。中国商务部直接出台了出口管制令,禁止安世中国及分包商出口特定元器件,一下就掐住了要害。   直到11月初,荷兰才服软。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发声明,说相信中国芯片会很快恢复供应。只要中国这边恢复供应并核实,荷兰最早下周就撤销接管权力。但截至现在,双方的纠纷还没彻底解决,欧洲汽车业还在提心吊胆。德国大众的芯片库存只能撑三周,沃尔夫斯堡工厂都快停工了,这烂摊子明明还没收拾干净。   这边荷兰的事刚有转机,欧盟就迫不及待跳出来针对华为和中兴。按照彭博社的消息,欧盟这次要搞统一的强制性政策,让27个成员国都把电信网络里的华为、中兴设备全拆了。   他们拿“网络安全”当借口,说担心中国企业配合政府收集情报,可这么多年下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拿出确凿证据,证明华为或中兴的设备有安全隐患。   德国已经抢先动手了,联邦内政部早就宣布,要在2026年底前从核心网络移除华为部件,2029年底前清除所有相关部件。现在德国已经开始排查国内的电信基础设施,准备逐步替换。可德国的电信运营商私下都在吐槽,这纯粹是没事找事。华为和中兴的设备跟现有网络深度集成,想完全移除就得重新设计网络架构,不仅麻烦,还得花大价钱。   光替换设备这一项,欧盟各国就得掏出数百亿欧元,整个过程还得持续好几年。而且欧洲能找到的替代供应商,也就爱立信、诺基亚那几家。这些企业的产品在性价比和技术成熟度上,根本比不上华为和中兴。这么一折腾,欧洲的5G网络部署进度肯定要被拖累,数字化转型也得往后推。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一边喊着要公平竞争,一边又搞歧视性限制。中国的5G建设一直对诺基亚、爱立信保持开放,从没把它们当安全威胁。可欧盟反过来就对华为和中兴下狠手,这根本不是什么安全考量,就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   针对这事儿,中国外交部很快就给出了回应,话说得一针见血。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中国企业在欧洲一直依法合规经营,给当地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还创造了不少就业和税收。没有任何事实证据就强行限制企业,严重违反了市场原则和公平竞争规则。   林剑还点出了关键,个别国家强行移除中国设备,不仅迟滞了自身技术发展,还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把经贸问题泛安全化、政治化,最后只会损人不利己。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也表态,称德方此举是政治歧视,严重损害双方互信,影响中欧未来的合作。   其实欧盟心里也清楚,这么做根本捞不到好处。现在欧洲86%的龙头企业都从安世中国采购芯片,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更是离不开相关产品。荷兰强抢安世的教训就在眼前,强行脱钩只会让自己的供应链出问题。   华为和中兴在欧洲运营多年,建设的通信基础设施质量过硬,这是有目共睹的。欧盟要是真把这两家企业踢出去,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不仅得花更多钱建网络,老百姓用网的成本也会上升,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会受影响。   荷兰强抢安世的闹剧还没落幕,欧盟又要在华为和中兴身上动心思。这种不顾自身利益的操作,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搞政治化打压最终只会反噬自己。希望欧盟能早点清醒过来,别再跟着别人瞎折腾,不然最后受损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