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1月11日,上海,2名外国人骑共享单车上高架,一人淡定的坐在高架上,另一人则在

11月11日,上海,2名外国人骑共享单车上高架,一人淡定的坐在高架上,另一人则在拥挤的车流中为他拍照,丝毫不管是否影响到交通,更过分的是,当外国人看到有人拍他的时候,竟然还对着镜头比耶! 11月11日,当天傍晚的晚高峰时段,这条高架像往常一样迎来车流高峰,不少车辆排着队,以龟速向前挪动,司机们都耐着性子等待通行。   就在这样的场景里,两辆共享单车的出现,打破了路面的沉闷,也揪紧了不少人的神经。   骑车的是两名外籍人士,他们在机动车道里灵活穿梭,速度比周围的汽车快不少,车轮擦着车身而过的画面,让旁边车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没等周围司机缓过神,这两名外籍人士又做出了更惊人的举动。   他们找了个车流稍缓的位置,直接把共享单车停在应急车道边缘。   其中一人踩着护栏借力,几下就翻坐在了高架护栏上,双腿还随意晃荡着。   另一人则站在车道内,身体不时避让着缓慢移动的车辆,手里举着手机不停按动快门。   有位后排乘客看到这危险场景,赶紧拿出手机记录,没想到护栏上的那人瞥见镜头,立刻直起身子,对着镜头扬起嘴角,还比出了一个“耶”的手势,那股轻松的模样,完全不像在危险的高架上。   这段不到半分钟的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很快就激起了轩然大波。   评论区里,大家的观点出奇一致地集中在两点,一是对两人安全的担忧,有网友直言“高架上车速再慢也有风险,万一司机分心没看到,就是大事”。   二是对这种违规行为的不满,熟悉上海交通规则的人都清楚,当地对高架通行有明确限制,非机动车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允许通行的车辆之外。   这条规定和国外多数城市的高架管理办法一致,核心就是保障通行效率和安全,毕竟高架桥面空间有限,非机动车混入很容易引发拥堵或事故。   仔细看网友的发言会发现,大家的火气不全是因为违规本身,更让人生气的是两人表现出的态度。   明明做着违反规定且危险的事,却没有丝毫紧张或愧疚,反而把高架当成了打卡景点,这种坦然甚至带着炫耀的姿态,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评论里有网友提到,曾见过本地人推着自行车靠近高架入口,就被执勤交警及时拦下劝导,可这两名外籍人士却能一路骑到桥面还肆意停留,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对外籍人士管理更松”。   中国的法律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这片土地上违反了规定,处罚标准都是一样的。   之所以会有“外国人会不会被特殊对待”的讨论,还是因为偶尔出现的个别案例,让大家心里有了顾虑,担心执法力度不够,反而助长了这种侥幸心理。   生活里不少人都遇到过遵守规矩的外国人,他们会主动排队,会认真看交通信号灯,也会虚心问本地的规定,这样的人自然会受到尊重。   反过来,要是明明知道规矩却故意违反,还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不管来自哪个国家,都会让人反感。   那天在高架上,因为这两个人的停留拍照,原本就拥堵的车流更慢了。   有司机说,不是不愿意包容,而是这种包容要是没了底线,就会变成纵容。   高架上的每一条规定,都是用教训和安全总结出来的,非机动车速度慢,防护措施也差,一旦和机动车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相互尊重从来都是双向的,想享受城市的便利,就得先遵守城市的规矩。   这两个外国人或许觉得只是拍张照而已,但他们没意识到,自己的一时兴起,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麻烦和安全隐患。   希望这次的讨论能让更多人明白,规则不是用来针对谁的,而是用来保护所有人的,不管你来自哪里,身份是什么,都得守这个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