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魏浩通讯员汪俊杰
近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十病区主任张申伟带领团队,成功为一名81岁高龄高危患者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环中瓣植入手术。
该手术采用Renatus球扩瓣进行环中瓣植入,是国内首批开展、河南省内首例,标志着我省在复杂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为高龄高危复杂瓣膜病患者开辟了微创治疗新路径。

受访者供图
九载病缠身,八旬老人再遇“心门”危机
81岁康先生(化名),有着长达九年的心脏病治疗史。9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外院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3年前病情进展,在外院接受二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及主动脉支架植入术等多项手术。
近期,患者再次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经人介绍前往郑州市七院寻求帮助,经检查确诊为二尖瓣成形术后再发重度反流,且合并心力衰竭,病情危重。
术前检查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患者的高危状况:心脏彩超显示射血分数仅38%,左心室明显扩大(LVIDd67毫米),二尖瓣瓣环直径39毫米,后瓣活动僵硬,对合不良,收缩期可见大量反流信号,反流面积达20cm²;NT-pro-BNP指标高达19656pg/mL,提示心功能严重不全。
开胸风险极高,“环中瓣”方案破局
面对这例合并多重手术史、心功能极差的复杂病例,张申伟主任牵头组织多学科团队开展深度研讨。考虑到患者高龄、心功能严重受损、左心室显著扩大,且既往多次心脏手术导致解剖结构复杂,传统开胸手术存在操作难度大、创伤重、出血多、风险极高的问题,已非最优选择。
经医院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超声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反复论证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最终确定采用经导管二尖瓣环中瓣植入术这一前沿微创技术。
手术当日,在张申伟主任的精准操作与全程指导下,团队采用股静脉入路,在食道超声与DSA双引导下精准完成房间隔穿刺,成功建立治疗通道。关键的瓣膜释放环节,张申伟主任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将Renatus球扩瓣精准输送至二尖瓣瓣环预定位置,在快速起搏辅助下顺利完成瓣膜释放,整个手术过程规范有序、精准高效。
术后即时食道超声监测显示,手术效果立竿见影:二尖瓣位人工瓣功能良好,过瓣峰值流速降至122cm/s,峰值压差由术前8mmHg降至6mmHg;A3区仅见瓣周微量反流,较术前大量反流显著改善;LVEF维持在36%,为患者后续心功能恢复筑牢基础。
技术突破背后,是“河南心”的硬实力
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是郑州市七院院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作为河南省内最早开展瓣膜介入治疗的医疗机构之一,郑州市七院已累计完成数百例瓣膜介入手术,成功实现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介入治疗的全覆盖,构建起“术前精准评估—术中微创治疗—术后快速康复”的全流程规范化诊疗体系。
依托国际先进的介入诊疗设备、成熟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及持续创新的技术实力,郑州市七院不断刷新复杂心血管疾病救治纪录,让更多河南及周边地区患者无需远赴外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为区域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提升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