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张阳
2025年11月12日,一份备受瞩目的河南经济“年度体检报告”在郑州正式出炉。在以“战略引领创新赋能”为主题的“2025河南企业100强发布会”上,新一届的河南百强企业系列榜单正式揭晓。

榜单数据显示,2025河南企业100强总营业收入达到2.63万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96%。从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的工业巨头,到备受追捧的民生消费品牌“胖东来”,这份榜单全景式展现了河南经济的核心力量与多元活力。
“这不仅仅是一份排名,”河南省企业联合会、河南省企业家协会(下文简称“省企联”)副会长兼秘书长郜永军在现场解读报告时强调,“它更是我们观察河南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产业转型发展的风向标。”
河南首诞2000亿级企业,民企反超国企登陆“国家榜”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撞线!其以2130.29亿元的营收,成为河南历史上首家迈入“2000亿俱乐部”的企业。
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被外界称为“河南大象”的传统头部企业,其能级正迈上一个全新台阶。包括洛阳钼业在内,全省营收超千亿的企业达到6家,超百亿的企业共62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62家企业组成的“百亿俱乐部”,贡献了2025河南企业100强总营收的90.10%,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和贡献度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榜单也显示出河南企业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稳定地位。2025年,河南省共有13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数量与上年持平。

这13家“国家队”成员中,国有企业6家,民营企业7家,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显示了河南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的活力。
在稳固国内地位的同时,河南头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在持续拓展。
数据显示,其海外收入与资产规模保持增长,分别达到近2450亿元和2227亿元,海外员工人数也增至近两万人。此外,衡量其综合国际化水平的跨国经营指数已实现连续三年提升。
胖东来榜单前十,服务业头尾“冷热不均”
制造业,作为河南的“家底”,在此次榜单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数据显示,2025河南制造业企业100强的利润总额实现了45.49%的逆势大幅增长。
利润增长的底气何在?报告中的一个细节给出了答案:2025河南制造业企业100强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从26件跃升至131件,同比猛增超400%。
这被现场专家解读为,“河南制造”正从过去单纯的“产品输出”,向更高阶的“标准输出”迈进。

而另一面,服务业则在经历深刻的转型调整。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是许昌“胖东来”商贸集团。
在此次2025河南服务业企业100强榜单中,“胖东来”以169.64亿元的营收位列第9位。报告特别提到,以“胖东来”为代表的“现象级服务品牌”的涌现,是我省服务业正从“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的积极信号。
然而,阳光之下亦有阴影。数据显示,在服务业榜单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17家企业营收总额占100强企业74.5%;7家资产超千亿元企业资产总额占100强企业87.9%。
报告分析认为,行业内部“冷热不均”现象突出,头部企业与多数企业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
“超聚变”们登场,谁在定义河南经济新未来
如果说主榜单定义了河南经济的“基本盘”,那么以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面孔”,则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定义着河南经济的未来。
作为首次参评便一鸣惊人的企业,总部位于郑州的“算力巨头”超聚变,在2025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榜单中表现抢眼。这家脱胎于华为的年轻公司,已迅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
它的崛起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河南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作为数字经济“底座”的算力产业上,已经抢占了关键身位。

“超聚变”的登场,是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爆发的一个缩影。榜单显示,2025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总营收增长超70%,其中,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企业合计营收占比超过九成。
一个惊人的数据是,仅1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就贡献了该榜单近一半的利润总额。
与此同时,2025河南高成长性企业100强榜单则展现了这些新兴力量的全球视野。位居榜首的濮阳市中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营收增长率高达178.51%。而整个榜单的海外收入为1847.97亿元,暴增178.84%,显示出河南的“瞪羚”“独角兽”们,正以“生而全球化”的姿态,在全球市场寻找机会。
“河南大企业要以‘旗舰劲旅’的担当,扛起产业升级大旗;以‘科技创新’的锐气,突破发展的天花板。”发布会上,省企联副会长田富军表示。
从“大象”的稳健转身,到“新贵”的迅猛崛起,一个更加多元、更富活力、更具想象力的河南经济新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