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78年3月9日,海军一干部因不满被撤职,愤怒之下炸毁“广州号”驱逐舰,舰上1

1978年3月9日,海军一干部因不满被撤职,愤怒之下炸毁“广州号”驱逐舰,舰上133名海军官兵壮烈牺牲。 说起这个赖三羊,原本是个挺励志的故事。这家伙是闽浙地区的人,是个孤儿,由他婶娘带大的,因为家庭困难,当地的大队、公社可怜他,将他送到了部队。 谁能想到,这个被命运垂青的孤儿,最后会用最极端的方式,亲手终结自己的“励志剧本”,还拉上133名战友陪葬。刚入伍时的赖三羊,眼里全是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自己没背景没依靠,部队是他唯一的出路,训练时比谁都拼命。五公里越野,别人跑不动了咬牙坚持,他直接光着脚冲过终点,脚底磨出血泡也不吭一声;射击训练,他趴在地上反复琢磨姿势,胳膊肘磨出厚茧,最终练出“指哪打哪”的硬功夫。 入伍第三年,他就因为表现突出,被提拔为海军某部干部,负责驱逐舰上的弹药管理工作。消息传到老家,婶娘特意杀了家里唯一的老母鸡,挨家挨户给乡亲们报喜,嘴里念叨着“三羊出息了,没白让我苦熬这些年”。那时的赖三羊,是乡亲们口中的榜样,是部队里的骨干,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在军营里闯出一片天。 可随着职务提升,赖三羊的心态渐渐变了。孤儿出身的自卑,在权力和荣誉面前慢慢扭曲成自负。他开始觉得自己功劳最大,对上级的批评置若罔闻,对战友的提醒嗤之以鼻。有一次,他因为违规使用军用物资给老家捎带东西,被领导点名批评,他不仅不认错,反而觉得领导故意针对他。真正让他走向毁灭的,是1978年初的一次重大失误——他在弹药清点时粗心大意,导致一批重要物资账目混乱,险些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部队经过调查,依据军纪决定撤销他的干部职务,降为普通士兵。这个处分彻底击垮了赖三羊。他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认定是领导“跟他过不去”,觉得自己十几年的付出全白费了。被撤职后的几天里,他整日沉默寡言,眼神里满是怨恨,战友们察觉他状态不对,几次主动开导,都被他恶语相向。没人想到,这个表面看似坚强的男人,内心早已被极端情绪填满,正在策划一场毁灭性的报复。 3月9日那天,赖三羊像往常一样上舰值班。他利用自己曾经负责弹药管理的便利,偷偷潜入弹药库,避开监控和巡逻战友,在驱逐舰的核心部位安装了炸药。当时舰上官兵正在进行日常训练和维护,没人察觉到死神的临近。上午10点左右,一声巨响震彻海面,“广州号”驱逐舰瞬间被浓烟和火光吞噬,舰体迅速倾斜下沉。 舰上133名官兵,有的正在舱内操作设备,有的在甲板上训练,有的刚端起饭碗准备吃饭,突如其来的爆炸让他们毫无防备。许多官兵为了抢救军舰、掩护战友撤离,被倒塌的钢铁结构砸伤,被大火烧伤,最终随着军舰一同沉入海底。其中有刚入伍不久的年轻士兵,有即将退休的老舰长,有家里还等着他回家的丈夫和父亲。他们中,有人前一天还在给家人写家书,有人刚收到孩子的满月照片,却永远定格在了那个春天。 事故发生后,海军迅速成立调查组,很快查明了真相。赖三羊在爆炸中当场身亡,他用一己之私,酿成了中国海军史上的重大悲剧。消息传开,举国震动。赖三羊的婶娘得知消息后,当场昏死过去,醒来后哭着捶打自己:“我怎么养了这么个畜生!他对不起部队,对不起那些牺牲的孩子啊!” 闽浙老家的乡亲们也羞愧不已,曾经的榜样,最终成了人人唾弃的罪人。 这场悲剧,留下的不仅是133个破碎的家庭,更给军队建设敲响了警钟。赖三羊的极端行为,根源在于他扭曲的价值观——把个人得失看得比集体利益重,把部队的培养当成理所当然,一旦遭遇挫折就心态失衡,走上报复之路。而部队在对干部的管理中,也暴露了思想教育不足、心理疏导缺失的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并化解他的负面情绪,最终让小矛盾酿成大灾难。 此后,海军加强了官兵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纪律监督机制,要求各级干部既要重视业务能力,更要注重品德修养和心态建设。这场血的教训也让所有人明白:军队是保家卫国的集体,纪律是战斗力的生命线,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于纪律之上,任何极端情绪都不能成为伤害战友、破坏集体的借口。 133名烈士的鲜血,换来了军队建设的完善,也警示着后人:感恩与敬畏是做人的底线,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私欲。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官兵,他们的英名值得永远铭记,而赖三羊的悲剧,更该成为所有人的警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