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美国一妙龄少女在生日当天离奇失踪,找到时身上的衣裤全部不见,并从她的身上提取到了男性DNA样本,显然生前遭受过侵犯,可此案完全属于随机作案,破案难度非常高。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名男子竟主动来到警局自首,声称自己就是残害少女的凶手,可经过DNA比对,发现该男子的DNA与凶手的完全不匹配,可他如果不是凶手,为何还要前来自首?真正的凶手又是谁呢?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这里是美国人口最少的几个州之一,在阿拉斯加州的东南部有一个叫作锡特卡的城市,这里的总居民人数只有8000余人,可占地面积却有12462平方公里,这也就导致了锡特卡荒无人烟的地方很多,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很好的作案平台。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青春靓丽的少女,名叫杰西卡·巴根,17岁,生活在一个美满的四口之家,跟爸爸妈妈还有一个比她大7岁的姐姐一起生活。
姐姐名叫阿曼达,对杰西卡而言,姐姐不仅是她的家人,也是她最好的闺蜜,二人从小到大始终形影不离,直到阿曼达结婚以后,她们才不得不分开居住。
好在姐姐的新家距离并不算远,两者仅仅相距1.5公里,走路只需要20分钟,所以杰西卡还是会经常去姐姐家玩,就连生日派对也一直都是在姐姐家举办。
杰西卡17岁生日这一天,阿曼达跟往年一样亲自为妹妹筹办了生日宴会,原本是一个喜庆的夜晚,却怎么也不会有人想到,这一夜将会成为杰西卡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狂欢。
1996年5月4日晚上8点,杰西卡正在姐姐阿曼达家里参加生日派对,这天杰西卡的许多同学和朋友都赶来为她庆生,她玩得很开心,姐姐还为她拍了一张美美的照片留作纪念。
凌晨1点25分左右,生日派对已经接近尾声,客人都已经陆陆续续回家,于是阿曼达准备开车送妹妹杰西卡回家睡觉,可杰西卡拒绝了姐姐的好意,因为她知道姐姐为了生日派对已经忙活了一天,不想姐姐太过辛苦,所以决定自己走回家。
阿曼达看了看一片狼藉的家里,想到一会还要收拾残局,便没有再坚持,却怎么也不会想到,她将会为此决定内疚一生。
第二天一早,杰西卡的母亲如往常一样做好早餐,去房间喊杰西卡吃饭,却发现女儿竟然不在房间,可她并没有太过在意,猜想应该是昨夜玩得太晚了,就在姐姐阿曼达的家里睡下了。
然而,当母亲拨通大女儿阿曼达的电话后,却被告知杰西卡并不在她的家里,杰西卡可不是什么不良少女,她品学兼优很听父母的话,从来没有过夜不归宿的情况发生,所以母亲和阿曼达当即便意识到杰西卡可能出事了,便立即报了警。

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可毕竟人力有限,警方找了一天并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线索,于是第二天小镇居民自发组建了一支上千人的搜救小队,协助警方一起搜寻杰西卡。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在经过几天的搜索后果然有了发现,一位搜救人员走到锡特卡历史公园前,该公园已经废弃多年,里面不仅非常荒芜,甚至还有一丝阴森的感觉,可这位搜救人员并没有惧怕,反而勇敢地走了进去,并无意间在杂草丛中发现一件白色的衣服,经确认正是杰西卡生日当天所穿的T恤,于是警方联合搜救小队对附近区域展开了更加详细的搜索,不久便有了新的发现。
搜救小队在锡特卡历史公园内又陆续发现了杰西卡身上的其他衣服以及随身物品,并发现一棵倒塌的大树下面泥土非常松动,似乎不久前刚被人翻动过,于是搜救小队连忙挖开泥土,竟当真在地下发现了杰西卡一丝不挂的尸体。
杰西卡终于找到了,可对于她的家人而言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特别是阿曼达在得知妹妹惨死的消息后,哭得撕心裂肺,同时更有着无尽的悔意与自责。
据法医的尸检报告显示,杰西卡身上有多处瘀伤,脖子上还有一处明显的勒痕,死因是被人勒住喉咙窒息而死,并从杰西卡的身体上找到几根不属于她的毛发,所以警方有理由相信毛发很可能是凶手留下的。
可经过技术人员检测之后,警方却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些毛发竟然不属于同一个人,而是从中提取到了两组不同的DNA,这也就是说凶手很有可能不是一个人,案件的恶劣性质再度升级,警方立即派出大量警力展开了全面调查。
据警方推测,杰西卡应该是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凶手,然后又被凶手带到了锡特卡历史公园实施了犯罪,于是警方立即对沿途的居民进行了详细调查,无论老少,只要是男性全部都进行了DNA采样对比,结果却是没有一人匹配。
最终,警方得出一个结论,该案件并不是一起有预谋的犯罪,而是一起临时起意的随机犯罪,而这类案件的调查难度最大,令警方一时之间根本没有调查方向。
渐渐地,整个锡特卡市都陷入了一种半瘫痪的状态,因为当地的人口本就不多,一传十十传百,杰西卡的案件早已人尽皆知,令当地女性几乎不敢单独出门,甚至一到天黑大街上几乎连人都看不到,严重影响了商家的利益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于是居民们都开始对警方进行谴责,甚至用谩骂的方式表达着心中的不满。
就在警方被谩骂声包围手足无措的时候,一名邋遢男子竟自己走进警局投案自首,声称自己就是杀害杰西卡的凶手。

自首的男子名叫理查德·宾厄姆,是锡特卡市的原居民,34岁,职业是一名保安。
他表示案发当晚自己喝多了,应该是自己在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杀害了杰西卡,并对此感到深深的自责。
理查德的言语间透露着坚定与内疚,似乎已经认定自己杀了人,于是警方立即将他扣押,并向他询问当时的作案过程,可理查德却什么都不记得了,并解释称自己常年都有酗酒的习惯,而且每次喝完酒都会丧失自我,经常做一些疯狂的举动,可第二天又完全不记得。
随后,警方翻阅了理查德的档案资料,发现理查德此人有过多次酒后闹事、猥亵女性的案底,甚至有几次差点闹出过人命。
警方觉得理查德的确有作案的可能,便继续询问道:“案发当天的事情,你还记得些什么?”
理查德表示当晚他在酒吧喝了十几瓶啤酒,至于什么时候回到家?中间又干了什么?自己完全没有了印象,只隐约记得自己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到自己与一条鱼恋爱了,而且非常甜蜜恩爱,后来这条鱼死了,自己就又重新交了一条新鱼当女朋友,继续每天腻在一起。
由于梦境属于春梦类型,所以理查德怀疑是自己把杰西卡当作了梦境中的鱼,这才做了违法的事情。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基于理查德酒后有明显的犯罪倾向,警方还是把他当作了嫌疑犯展开了正式调查。
经过调查,酒吧到理查德的家,路途中正好与杰西卡回家的路有一段重叠,同时警方询问过酒吧的老板,证实案发当天理查德确实是在酒吧喝酒,后来因为喝醉之后开始闹事才被赶了出去,时间大约在凌晨1点30分左右,而杰西卡从姐姐家离开时,也正好差不多是这个时间,所以杰西卡很有可能会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理查德。
结合以上线索,理查德犯案的可能性显然非常的高,于是警方对理查德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询问,可由于理查德什么都不记得了,因此警方只能通过一些假设性的问题,去判断理查德的犯罪可能,比如你是否喜欢杰西卡这样的女孩?你是否有很强的自制力?你是否经常产生幻想?如果杀人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等等问题。
对于警方提出的所有假设性问题,理查德的回答毫无避讳,并且每一次回答都正好与警方预测的凶手性格相吻合,这在警方看来理查德无疑是在认罪,虽然他一直声称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但警方猜测那只不过是他为了让自己减刑而编造的说辞而已。
于是,1996年5月12日,警方以谋杀罪名正式逮捕了理查德,并将他视为危险人物送往了专门关押重刑犯的朱诺监狱。

此消息一出,锡特卡市的居民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也都认为理查德就是凶手,毕竟理查德身为一名经常闹事的酒鬼,本身就很遭广大民众的厌恶,因此说他是杀人凶手几乎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然而,当警方提取了理查德DNA与凶手的DNA对比后,却发现两者竟然完全不匹配,可警方仍然认为理查德的嫌疑最大,所以还是将他留在了监狱,并被整整关了13个月后,于1997年6月才正式开庭审理此案,而理查德面临的将是一级谋杀的指控。
法庭上,警方向法院提供了理查德审讯的录像以及认罪的供词,以此来证明理查德的确就是杀害杰西卡的凶手,可理查德的辩护律师也是早有准备,当庭列举出了四条理查德罪行不成立的证明。
第一、律师拿出医生的诊断书,证明理查德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所以他的认罪供词并不应该具有法律效应。
第二、理查德的DNA与死者身上发现的DNA不匹配。
第三、警方在询问过程中多次出现诱导性的提问,所以理查德的认罪供词不合法。
第四、警方没有任何决定性的物理证据,能够证明理查德有罪。
以上四条,每一条都非常有说服力,于是陪审团成员仅仅用了两个小时,就一致决定判处理查德谋杀罪名不成立,当庭释放。
这则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们已经认定理查德就是凶手,都怪警方办事不力,才让凶手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因此,在理查德被释放以后,每天都会遭到居民的辱骂,甚至有人还对他进行人身伤害,导致理查德不得不搬离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家乡,前往蒙大拿州生活,可又有谁会在意一名酒鬼呢?
居民们如往日一样继续过着惬意的生活,而警方则在忙于继续调查杰西卡案件,可一年过去了,警方也没有再找到任何有效的线索,渐渐的杰西卡凶杀案成为了一桩未解悬案,直到22年后事情才迎来了转机。

时间来到2020年,这是杰西卡案发后的第24年,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名叫基因族谱学的技术逐渐成熟,能够精确地分析出同宗成员之间的DNA关系。
简单的说,就是可以依靠哥哥的DNA,推论出弟弟或者父母的DNA组合,因为研究表明,存在血缘关系的两个人,DNA组合相似度非常高。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警方的DNA数据库中已经保存了大量美国公民的DNA样本,现在只要凶手其中一名亲戚的DNA样本存在于数据库中,就能够快速的锁定凶手的身份。
可遗憾的是,警方并没有在数据库中找到与凶手相似的DNA样本,然而就在警方准备放弃这条调查线索的时候,一位名叫凯尔文的男子出现在了警方的视野中。
此人因为危险驾驶被警方逮捕,在提取他的DNA样本录入数据库时,竟意外发现他的DNA于22年前留在杰西卡身上的凶手DNA相似度非常高,难道他就是凶手?
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得知凯尔文以前确实生活在锡特卡市,但在三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凯尔文被法院判给母亲抚养,从此他就离开了锡特卡市,一直跟随母亲在佛罗里达州生活了65年,直到两天前才自驾游路过锡特卡市。
这也就是说,24年前杰西卡遇害的时候,凯尔文根本不在锡特卡市,完全不可能作案。
根据基因族谱学的理论,警方推断真正的凶手很有可能与凯尔文有血缘关系,于是警方将凯尔文的整个家族都调查了一遍,最终将嫌疑人锁定在一位名叫史蒂夫·布兰奇的男子身上。
他是凯尔文的亲哥哥,今年66岁,当年父母离异的时候,凯尔文判给了母亲,而史蒂夫则是被判给了父亲,并一直跟随父亲在锡特卡生活,直到14年前才去了阿肯色州。
这也就是说,杰西卡遇害的时候,史蒂夫就在锡特卡市,完全有条件完成犯罪。

基于以上线索,警方于2020年8月3日来到了史蒂夫的家里进行调查,询问道:“你是否知道杰西卡的案件?”
警方为避免打草惊蛇,一直表现得很客气,并没有表露出怀疑史蒂夫的意思,可一听到杰西卡的名字,史蒂夫就瞬间额头冒汗,连忙解释称自己没有参与过这起案件。
然而,史蒂夫越是如此,警方就越怀疑他是凶手,索性也不再虚以委夷,直接提出想要采取史蒂夫DNA样本的要求,却被史蒂夫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在没有得到法院的搜查令以前,警方无权强行获取嫌疑人的DNA,就算得到也无法当作庭审证据,所以警方只好暂时离开,准备回去以后再正式向法院申请搜查令,毕竟有凯尔文的DNA比对结果在前,警方还是很容易向法院申请到搜查令的。
然而,就在警方离开史蒂夫家后的30分钟,意外发生了,史蒂夫竟然上吊自杀了,死前没有留下任何遗书或者遗言,走得非常果决,可警方还是提取了他的DNA样本。
结果显示,史蒂夫的DNA样本与凶手的DNA完全吻合,史蒂夫就是杀害杰西卡的凶手。
案件到了这里,看似已经完全结束了,可事情还有一个疑点无法解释。
要知道,24年前,警方在杰西卡身上找到的可是两个人的DNA样本,而史蒂夫只是与其中一人的DNA匹配,那么另一个人呢?
关于这一点,警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答案是,史蒂夫经常出入酒吧、夜店等人多混杂的场所,另一个人的头发应该是他不小心在这些场所沾到的,然后又在行凶时不慎掉在了杰西卡的身上。
言下之意,就是凶手自始至终只有史蒂夫一个人,另一个人的头发出现在现场只是巧合。
可对于警方这样的解释,很多人却持有怀疑的态度,因为史蒂夫自杀的实在太果断,也太突然,所以有人认为他是为了保护另外一个凶手才这么做的。
那么,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