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我的父亲母亲》,要了解任正非的成长经历,这篇文章是必读的。
一个人的无私和宽容,跟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关,而且对很多事情的认识也可以从其家庭背景找到源头。
“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同来支撑,以物质文明来巩固精神文明,以一种机制来促使他们主观上为提高生存质量,客观贡献是促进革命,充分发挥他们贡献的积极性。”
青少年时期的任正非是什么处境呢?“我那时正好在念高中,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饥饿,天天都是饥肠辘辘,无心读书……”
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三个字的含义。
存在决定意识,经历塑造思想,我们每个人都自然会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吸取营养。首先是环境改变人,然后才有人对环境的改变。

其次是《华为的冬天》。
一个人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吃饱饭才能去考虑其他,所以吃饭是大事,不是小事。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不赚钱,没有现金流,那心里就会发慌,跟饿肚子一样,很难活下去。
《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最能体现任正非居安思危的意识,“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有了这样的意识,就不至于稍有成功就自我膨胀,找不到北。毕竟无论人生还是创业,都不会有一帆风顺的过程。
此文也是我最经常翻阅的一篇,要了解华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论,这篇文章是必读的。另外任总的管理思想,对管理变革的认识等,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特别是在企业处于逆境之时,多读一读《华为的冬天》就自然可以领悟“过冬”的经验。真正成功的企业都会经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受过寒冬的考验才能克服自身的幼稚病,变得成熟和强大起来。

还有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其中蕴含的哲学性和思想性具有长久的魅力,我相信哪怕再过三十年,企业界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受益匪浅。
“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那时我已领悟到个人才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这个人生真谛。”
想一想,任正非为啥这样说?我的理解是关键在于内因,不管你是创业还是做其他什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遭遇困难、问题和挫折的时候,都需要从自己和外部形势进行分析,最终是通过自我的改变去适者生存。
《一江春水向东流》具备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思想高度,从中我们看到任正非对企业的认识究竟有多深刻,他对商业的理解和把握也非常人能及。
一个企业家如果能够写出这样一篇文章,真的是对商业世界的重大贡献,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认识任正非,学习任正非,在读懂以上三篇文章后就有了基本的思想框架,然后再去看其他的文章和讲话就容易理解了。
而且还有个好处就是,你会由此构建一种认识高度或大脑的免疫力,就是说网络上、市面上的一些奇谈怪论,乃至“导师、专家、网红”等的忽悠就对你无效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当你见识过真正的高手之后,再看江湖术士的滔滔不绝就跟蝉噪蛙鸣一样了。
大道至简。越是花拳绣腿的水平越热闹,这也跟人性的弱点有关,大多数人都追逐热点,为“神奇卓异”所迷惑,不晓得“至人只是常”。
总之,如果你想在创业、企业方面有所发展,那多读一读任正非的文章就能少走弯路。从某种意义上讲,读他的文章比见本人都更有收获,毕竟文章是思想的结晶。
要知道文字的穿透力最强,“心法”都是需要从文字中心领神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