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美AI竞争格局,又变了

文|云木 大国AI竞争,正在走向全方位博弈。 从前两年的算力芯片,到今年初的大模型,再到如今的AI应用和智能终端,几乎所

文|云木

大国AI竞争,正在走向全方位博弈。

从前两年的算力芯片,到今年初的大模型,再到如今的AI应用和智能终端,几乎所有领域都呈现白热化态势。

就在美国试图以“AI行动计划”重塑全球科技领导权的同时,中国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提出到2030年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吹响全面AI集结号。

人工智能竞速,终究是龙头科技企业之争。

当OpenAI、谷歌、Meta、英伟达等建起美国AI的技术高墙,以阿里巴巴、华为、腾讯为代表的中国龙头企业迎面破壁,带动竞争格局的全面逆转。

这一次,谁能走得更远?

01

中国最大的AI全产业链企业,呼之欲出。

继通义千问大模型全球登顶、“平头哥”PPU自研芯片打破算力封锁之后,作为阿里巴巴“四小龙”之一的夸克,双线齐下,一次性抛出两个大招。

10月24日,夸克AI眼镜正式开启预售。这一具备Qwen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的最新产品,堪称阿里巴巴AI能力与生态协同的集大成者。

AI眼镜深度融合阿里生态,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扫码支付、淘宝比价、飞猪智能提醒等丰富场景,参与内测体验的用户给出了“下半年全球最值得期待的AI硬件”的评价。

夸克AI眼镜的横空出世,意味着行业龙头Meta终于迎来最强竞争对手,剑指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成为竞逐万亿级智能终端产业的重要切口。

无独有偶,就在一天前,传闻已久的夸克“C计划”浮出水面。

夸克AI对话助手面世,将AI搜索与对话功能整合进同一个App中,被业界形象概括为“在夸克里塞了一个‘豆包’”,与OpenAI刚刚将“ChatGPT 塞进传统浏览器”,可谓殊途同归。

据悉,AI对话助手只是“C计划”的首个阶段性成果,作为长期战略项目,未来还将有更多战略级产品落地。

种种信号表明,夸克已与OpenAI、谷歌正式站到同一起跑线,共同抢滩AI时代的超级搜索入口。

根据国际投资机构最新发布的“全球Top100消费级GenAI应用榜单”,夸克冲进全球第九,成为进步最快的“黑马”之一。

有没有发现,一个AI对话对标ChatGPT、AI眼镜对标Meta、浏览器对标Google的“新物种”正在诞生,其缔造者正是阿里的“小儿子”——夸克。

如果说通义千问、“平头哥”肩负的是底层技术突破,阿里云着眼的是AI基础设施建设,夸克挑起的就是AI应用和智能终端的大梁。

环顾国内外主要龙头企业,专注于算力芯片的有之,聚焦AI应用的也有之,发力智能体和智能终端的更有之,但能形成AI垂直全产业链生态闭环,具有“全能”布局,能与国美国AI巨头形成全方位对等博弈能力的,只有阿里巴巴一家。

这是实力,也是责任。

02

从大模型到AI眼镜,中国企业凭什么后来居上?

就在一两年前,“ChatGPT为何没有诞生在中国”一度刷屏;

今年初,“中国何时不再受高端算力芯片卡脖子”之问开始盛行;

最近几个月,“中国何时打破Meta AI眼镜的潮流神话”之说也不胫而走。

这些看似高深的“经典之问”,并没有存在多长时间,快则几个月,慢则一两年,都被一一攻破,热搜榜上再也看不到身影。

在大模型领域,继“DeepSeek时刻”打响反击的第一枪,阿里通义千问将赛局带往新的高度。

今年9月发布的Qwen3 Max模型,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Llama 4等,跻身全球前三,成为首个同时在纯文本和视觉排行榜上均排名第一的开源模型。

在高端算力芯片领域,阿里的“平头哥”、华为的昇腾芯片,共同打破英伟达的技术垄断。

在AI应用领域,与千问同出一源、协同作战的夸克日活连续多月位居全国榜首,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AI产品榜数据显示,今年9月,夸克以1.51亿的月活蝉联榜首,远超DeepSeek和腾讯元宝,在全球仅次于ChatGPT。

这些领域的赶超故事早已为人熟知,而在今年最为热门的AI眼镜赛道,一场新的竞逐战一触即发。

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上半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根据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2024~2029年)将达到55.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

这是蓝海中的蓝海,目前处于领跑地位的是Meta,占据全球7成左右的市场份额,而正在发起挑战的则是夸克。

阿里Qwen大模型已力压Meta Llama一头,这一次,夸克AI眼镜会否再次上演“后来居上”的赶超奇迹?

前两天,在旧金山举行的TED AI大会上,AI科学家李开复直言:

“美国在企业AI与科研层面仍领先,但中国正快速主导消费级AI与智能制造业,美国已在人工智能硬件战争中败给中国”。

这不是自我吹嘘的夸大之词,而是竞争优势的分野。

不同于大模型和算力芯片,AI眼镜横跨软件、硬件两大领域,涉及材料、光学、显示、传感器等多个核心领域,既需要一流的AI底层技术作为支撑,也离不开完整的先进制造供应链体系,更需要软硬件一体的协同创新。

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无疑更具综合竞争优势。正如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无法绕开中国的零部件一样,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80%的厂商同样来自中国。

夸克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全球为数不多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为一体的区域。

在长三角,一直都有“3小时供应圈”之说,新能源汽车厂商能在3小时车程半径内配齐所有上下游零部件。AI硬件领域也是如此,以上海、杭州为中心,从研发到设计再到生产,同样能在“3小时供应链半径”达成。

供应链优势只是一方面,能力复用才是关键。

在这里成长壮大的龙头企业,多数都具备跨产业、跨领域、跨物种协同创新的基因,几乎都具备“兵团作战”的潜力。

夸克AI眼镜也是如此,它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打通整个阿里的生态链条,整合最强的“七种武器”而来。

通义千问大模型的基座,夸克最新的AI能力,天猫精灵的硬件,高德导航、支付宝、淘宝、飞猪等丰富的场景功能,以及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供应链,共同造就了这款智能终端产品的诞生。

没有人指望AI眼镜大战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但至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当阿里“点将”最具战斗力的夸克,智能终端领域势必迎来新一轮大洗牌,Meta的市场地位正在悄然松动。

置身其中的夸克,AI硬件的想象空间才刚刚打开。

03

抢滩AI时代的“超级入口”,为何是夸克?

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曾表示:

“AI最大的想象力,绝不是在手机屏幕上做一两个新的超级App,而是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动“超级入口”的洗牌。正如PC之于信息革命、智能手机之于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入口不只是软件层面的超级应用,更是软硬件一体的智能终端。

夸克,正朝着这条道路前进。

作为集AI搜索、对话、人机交互为一体的超级中枢,夸克一端连接大模型,一端连接终端软硬件,一端连接多元应用生态,既是阿里“AI to C”战略的核心载体,也是竞逐“人工智能+”的先手棋。

今年以来,全球AI资本投资全面升级,一度引发AI泡沫的担忧。但事实上,正如高盛所说,“泡沫说”背后更多是商业化焦虑。

大模型无论多么领先,最终都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打开大规模应用的空间。

对于阿里等龙头企业来说,科技自立自强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AI to C”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用户基数庞大、应用场景丰富的夸克,自然被委以重任。

今年以来,夸克接连多次出圈。

年初“AI超级框“的横空出世,助力夸克迅速登上AI榜首;

6月的高考报考,许多学子见证夸克“人手一个张雪峰”的专业力;

前不久外国留学生沦为夸克“难民”的戏剧化场景,见证了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而最新发布的夸克AI眼镜,又打开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链接的大门……

场景照进现实,应用决定未来,谁能率先拿下“超级入口”,谁就能成为扭转AI战局的关键。

正如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在美国AI听证会发出的提醒:

“中美AI竞赛胜负的关键,不在于谁的技术更先进,而在于谁的技术能在全球市场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一肩挑起“AI to C”的大梁,一肩担负国际竞争的重任,夸克在助力阿里全方位抢占AI生态位的同时,也为逆转全球AI应用竞争战局贡献一己之力。

下一个“DeepSeek时刻”,或已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