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会破损开裂。生活中常有钻石摔碎、磕裂的情况,其实问题出在钻石 “外强中干” 的特性上。今天就用这篇文章讲清:钻石为啥会坏,哪些情况最危险。

很多人把 “硬度” 和 “耐摔” 画了等号,这是关键误区。
钻石的硬度(抗刮擦能力)确实高达 10 级,能划伤所有宝石,但它的韧性(抗撞击、抗破碎能力)却很差,像玻璃一样 “脆”。打个比方:钻石硬度堪比钢板,韧性却像瓷碗,用小刀划不动它,但掉在地上或被铁锤砸到,就可能碎成小块。

更 “致命” 的是,钻石天生有四组完全解理—— 这是晶体自
带的 “薄弱面”,就像饼干上的预裂线,外力一撞,裂纹很容易沿这些方向扩散。切割钻石时甚至会利用解理来劈分原石,但佩戴时这就成了 “易碎隐患”。
这些场景,最容易让钻石破损开裂日常佩戴中,以下四种情况是钻石破损的 “重灾区”:

硬物撞击 / 掉落:比如钻戒掉在瓷砖地上、洗手时磕到台面,或不小心用戴钻戒的手砸到硬物。钻石的尖角、腰围(最细的边缘)最脆弱,撞击后可能出现 V 形缺口,甚至沿解理面裂成两半。
钻石 “互掐”:把两枚钻戒叠戴,或钻石项链与钻戒一起戴,活动时钻石会互相摩擦、碰撞。同硬度的钻石相碰,很容易在表面留下划痕,严重时会磕裂腰围。
镶嵌出问题:镶爪松动、断裂后,钻石失去固定,晃动中更容易磕到硬物;有些商家镶嵌时用力过猛,还可能直接把钻石压出裂纹,却用镶爪盖住瑕疵蒙混过关。
内部瑕疵 “埋雷”:如果钻石腰围或尖角附近有羽裂纹、开放式洞痕等内部瑕疵,这些地方会成为应力集中点,轻微撞击就可能让瑕疵扩大,最终导致钻石开裂。
钻石裂了别慌,3 步正确处理
若发现钻石破损,盲目处理会让损失更大:
先立即取下首饰,避免裂痕扩大,也防止碎钻划伤皮肤;
联系商家或专业珠宝维修店,让工匠评估裂痕:浅裂可通过重新打磨修复,严重开裂可更换钻石,或把碎钻改造成吊坠、耳钉等小件饰品;
不要自己动手修,比如用胶水粘裂痕,会彻底破坏钻石价值。
4 个小技巧,给钻石 “穿件防护衣”
选对镶嵌:优先选包镶、六爪镶,能更好保护钻石的尖角和腰围,避免爪镶松动;
定期检查:每半年去珠宝店检查镶爪是否牢固,及时加固;
避开高危场景:做饭、运动、做家务时取下钻戒,避免撞击和油污侵蚀;
单独存放:把钻石首饰放进独立首饰盒或密封袋,避免与其他珠宝摩擦。
钻石虽象征 “永恒”,但其实很 “娇嫩”。记住:硬度高不代表耐摔,做好日常防护,才能让钻石一直保持完整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