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为2026-2030年发展锚定航向。其中碳达峰及绿色转型论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指引,既勾勒国家战略蓝图,更给节能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对晶映节能照明改造而言,正是时代赋予的重大机遇。
战略定调:“积极稳妥”筑牢绿色转型根基二十届四中全会以“积极稳妥”定调碳达峰工作,明确“双碳牵引、四措协同”总体思路,将其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全局。这是对2024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关键路径的延续深化,此次纳入“十五五”规划,标志绿色转型进入刚性推进阶段。“积极”彰显2030年达峰收官的攻坚决心,“稳妥”规避“运动式减碳”,为产业转型明确准则,也让节能行业方向更清晰。

全会明确的三大关键路径,与节能产业深度绑定,构成多维度机遇矩阵。
首条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根据规划,“十五五”期间我国将实现“煤降、油稳、气增、非化石大发展”的能源结构重塑,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再翻一番。能源供给侧的清洁化变革,必然要求用能端同步升级——照明作为建筑、工业、公共设施中占比15%-20%的用能领域,其节能改造需求将伴随新能源推广呈爆发式增长,尤其是适配新能源供电的智能照明系统,将成为市场新宠。
第二条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会议要求各行业制定差异化方案,工业、建筑等为攻坚重点。传统工厂高耗能照明既费电又影响效率,建筑领域公共及商业照明改造需求迫切,这些差异化场景为晶映深耕细分市场提供了精细服务空间。
第三条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理念渗透社会各层面。照明改造已从单纯换灯升级为“节能+智能+绿色”一体化方案,这既对企业技术整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创造了更高价值的市场空间。
政策赋能:碳市场深化打开价值空间除了直接的产业导向,“十五五”期间碳市场的深化建设,将为节能照明改造行业带来额外的价值增量。根据全会部署,“十五五”将完善全国碳市场交易机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碳核算体系。这意味着企业通过节能照明改造减少的碳排放,将可以通过碳交易转化为实际收益。
这一机制彻底改变客户决策逻辑:改造从“成本投入”变为“降本+增收”双重利好。“节能+碳收益”模式极大激发客户积极性,为市场拓展提供强大推力。

对晶映而言,“十五五”绿色转型的利好多维度且深刻。市场端,政策强制与自发需求共振,工业、建筑等传统领域需求释放,乡村振兴等新场景带来增量,未来五年行业规模预计破5000亿元。技术端,政策驱动下节能与智能技术加速融合,晶映可依托多年技术积累,针对性推出工业高效节能照明、商业智能调光等定制化解决方案。
更关键的是,晶映业务与“四措协同”导向高度契合——改造项目可降低客户50%-90%照明能耗,减少污染并提升效率,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统一。未来,晶映将以政策为指引,深化研发、拓展场景,升级为“绿色节能照明解决方案服务商”,助力客户减排的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