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南海掉了2架飞机。
一架是隶属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60R“海鹰”直升机;一架隶属第22战斗机攻击中队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掉飞机对于美国航母舰队来说,不是已经稀奇的事情,毕竟在中东波斯湾那边航母还起火,不过这次他在的是南海。
当然,美国家大业大飞机多,一年下来掉个几架也正常,不过他这次是同一天掉,直升机是14:45左右掉的,战斗机是15:15左右掉的,相差不过半小时。
话说话来,可能某个型号出点故障,你看汽车不过经常发生召回事件。不过他是先掉直升机、再掉战斗机。
所以,他们的飞机真的是“掉”吗?
这个我们不知道,毕竟现在公布的消息就这么一点。
但是我们知道是,事故发生时,正值中美马来西亚经济会谈,从现场视频可以看出,会谈结束后时美国代表离场神情严肃,与中方代表离场的从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时“尼米兹”号正位于南海黄岩岛以东120海里海域,该区域是中美海空对峙的敏感地带,这个时间段出现在这里,不就是对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的“武力背书”,想达到以势压人的目的。
但是面对中国,美国这招频繁的陷入“秀肌肉却总是拉伤”的窘境。
美军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并非临时行动:2024年共出动3支航母编队、6次进入南海,并部署11艘攻击核潜艇执行巡航任务;2025年延续高强度部署,仅上半年就有“罗斯福”号“里根”号双航母集结军演,同时加速在菲律宾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形成“舰机+陆基火力”的立体存在网络。
他们的如此频繁的在南海不外乎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海洋霸权以及对我们进行围堵。

毕竟南海控制着马六甲海峡等全球16个关键海上咽喉中的3个,美军通过常态化部署确保对国际航运线的掌控,这是其全球霸权的核心支柱。
同时,作为“印太战略”关键环节,美军试图通过在第一岛链强化军事存在,形成对东亚崛起大国的战略包围,南海也正是这一围堵体系的“南方支点”。
而且美军借舰载机起降、舰艇巡航之机,密集采集水文数据和中方军力部署情报。同时通过无人机群,构建南海全域侦察网络。
按照美国的说法,具体的坠机原因还在调查中,但大致是装备的老旧以及人员疲劳与操作压力。
其实对于这个我们并不关心,因为事故发生时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正全程监测坠机过程,同时北海海事局同步宣布北部湾军事训练禁区,对坠机过程的完整掌握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战略主动。

据有关媒体报道,会谈初期美方曾以“加征芬太尼关税”相威胁,但事故后态度明显软化,最终同意将“芬太尼执法合作”与关税问题脱钩。
这种转变背后,是美军“印太战略”南海支点松动的现实——“尼米兹”号停飞整顿后,美军在该区域已无可用航母补位,难以承受经贸对抗与军事真空的双重压力。
还有就是,美军捞飞机得抓紧了,不然可能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