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如何让员工心悦诚服?不是“财散人聚”,我发现任正非有两大高招

财散人聚主要看老板的意愿和能力,其重要性我们说过很多了,因此本文不再多谈。我在研究任正非管理经验的时候,就发现带队伍其实

财散人聚主要看老板的意愿和能力,其重要性我们说过很多了,因此本文不再多谈。

我在研究任正非管理经验的时候,就发现带队伍其实还有两大“高招”,特别值得老板们学习和应用。

其一就是选人。

比如说你想做什么事,目标有了,方向有了,路径、资源都具备,那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呢?

对,就是谁来负责这个事。不同的人做事会有不同的结果,这跟人的差异性有关,如果让适合做市场的人去做研发,恐怕就行不通,但要是反过来,可能就有戏。

任正非特别擅长把标杆选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华为创业时期英雄辈出,任正非总是能够把队伍中的先进分子选出来,拉开差距,让标杆作为领头雁带着公司前进。

这其实是考验老板的判断力,比如你是老板,如果员工里有余承东这样的人,你会怎么看?如果你觉得这个人口无遮拦,经常得罪人,那可能就不会重用了。当然这种性格刚烈的人或许自己就跑了。

华为早期能够发展很快,跟任正非的识人之明有很大关系,他看人看得准,敢于用人不疑,大胆放权,这是一般老板难以做到的地方。

如果没有这个本事,哪个老板也不敢当“甩手掌柜”。

用人的前提是识人,看人要看主流。

一般老板看人主要是看缺点,看人的不足,这其实就是在意破绽和风险,不能轻易相信别人。

普通人这样问题不大,而老板带队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管理成本就高了,因为彼此很难建立信任,工作效率不高。

而要能够把人看准,老板就需要克服自我的狭隘和局限,保持客观和理性,能够容人所短,然后才能用人所长。不然的话,你如何做到人岗匹配呢?

要知道,很多员工其实对自己也没有客观的认识,他们看自己不是严重高估就是严重低估,所以看起来要么是自大自夸,要么是自卑自怜,这就需要你能够妥善安排,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岗位上。

治大国如烹小鲜,五味调和,五行搭配,这样才叫团队。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把长板不同的人协调一致还是蛮考验管理者水平的。

其二就是能够给机会。

对于真正的人才而言,你说给他开多少工资,他可能不是太在意。市场行情如果是100万年薪,你给开了150万,那他会感谢你,但未必会对你心悦诚服。

而要让人才真正对你敬服,主要是看你能不能给他机会,机会比金子重要。

比如余承东入职华为的时候也是从基层做起,按照一般企业的做法,他要按部就班地往上爬,需要熬资历,要用业绩来证明自己,还要能够处理好内部关系,但在华为他的升迁就很快,简直称得上破格提拔。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给他一展所长的机会和舞台,这才是让人才心悦诚服的老板。

余承东曾表示华为有个伟大的老板,这里除了佩服任总的大格局之外,恐怕也有对公司给他发展机会的感激。

机会牵引人才,机会才是对人才最有吸引力的东西。

打个比方,比如你是个古代的武林高手,家里很多家丁,你武功厉害,他们都害怕你,你舍得发钱,他们都讨好你,这样不足以让他们真正对你忠诚。

但如果你愿意教他们武功,那他们才是真的拜服于你,因为你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钱财是身外之物,本事才是自己的。

我们看华为公司创业过程中,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干部都是不断涌现,他们在海外市场不断创造好的成绩,哪怕他们离开了公司,不管是跳槽还是创业,在华为锻炼出来的本领都是他们的竞争力。

从华为离开的员工不知有多少,但基本上没有谁说老板不好的,这点非常难得,这也证明了任正非作为管理者的高明。

机会才是企业发展最首要的动力,“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多的机会”,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或成长的飞轮。

总而言之,老板创业带队伍,只要做好任人唯贤和给人才机会这两点,那创业不成功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