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的办学年限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学校的教学实力,但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却一定积累相当雄厚的教学经验。纵观天南海北的高校中,能够超过百年办学历史的院校还是相当稀少。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便是这样一所高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百年的沉淀造就了如今的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追溯其办学源头,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可上溯至 1906 年创办的福建官立商业学堂和福州青年会书院,历经百年薪火相传,2003 年三校合并组建为如今的办学格局,在福州和平潭两地设有龙腰、杜园和平潭三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已超 18000 人。这份跨越世纪的教育积淀,既赋予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培育出 “厚德强能” 的校训精神,为其职业教育之路奠定了坚实根基。而近年更是从全国高职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近三年进步位次全国第一的跃升,到国际影响力 50 强、服务贡献典型学校 60 强等荣誉的加持,这所百年学府正以蓬勃姿态实现 “蝶变”。


优质的专业建设离不开强大的教学支撑,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斩获 100 余个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包括 5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 本国家级规划教材和 1 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 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顺利通过验收,这些成果背后是师资队伍的潜心耕耘。学生口中 “认真负责、专业过硬” 的教师群体,正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而 “三教改革” 的持续深化,更让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实现了精准对接。

对于学子最关心的就业问题,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用十年深耕给出了答案。作为福建省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学校与华为、新大陆等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更连续十余年深耕晋江产业群,近五年累计输送千名技术人才进入恒安集团等企业,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库。2025 年与晋江市人社局的签约,进一步打通了人才供需链,单次对接便为毕业生争取到超 500 个实习就业岗位,这种 “校地协同” 的育人模式,让学校连续入选全国高职育人成效 50 强和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 100 强。
对于希望习得一技之长、扎根产业发展的学子而言,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用百年积淀与时代活力证明,这里既是传承薪火的学府,更是成就匠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