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松方向,由于隔着一条第聂伯河,长期以来由俄军占据着左岸,而乌军则占据着右岸,但是自从10月下旬以来,这条基本陷入固化的战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动静。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2日~23日期间,俄军在赫尔松市安东尼夫斯基桥以东地区发动了进攻,该桥曾是通往第聂伯河右岸的关键基础设施,俄军此举难道是准备好打「渡江战役」了?

根据亲乌克兰的美国战争研究所10月23日的评估报告认为:
“俄军在赫尔松方向继续发动有限的攻势,但没有取得已证实的进展,俄军或许是在试图制造将对第聂伯右岸重新发起攻势的假象,此举可能是一种认知战。”

前线阵地变动显示,俄军目前最重要的进攻方向是红军村、康斯坦丁诺夫卡、红利曼和塞弗尔斯克,这些基本都位于顿巴斯地区,当然,其他地区也有推进,但进度相对较慢。
为了守住红军村,基辅正在从各个方向调动大量军队前往顿巴斯各个重要城镇,这对于俄军来说,如果能够拖住其他战线的乌军,也不失是一种对整体有利的战略布局。

赫尔松地区的战线是最稳固的,这里有着河流,以及为数不多的桥梁,如果你是基辅指挥官,大概率也会从此处抽调士兵去增援他处,这点莫斯科方面也能想到。
赫尔松河下游在冬季通常不会完全结冰,仅有出现连续几天极寒天气时,才能适合士兵进行冰面行走,但是这对装甲车来说则毫无意义,不走大桥,或是不乘船,渡江战争几乎没有可能。
美国和乌克兰都认为俄军近期在赫尔松的进攻是所谓的“佯攻”,考虑到安东尼夫斯基桥已经被摧毁,俄军想要来个“假戏真做”,难度确实是有点,但谁又说得准完全不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