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老城区中心,矗立着一座大昭寺,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藏语名为“祖拉康”或“觉康”。1961年3月4日,大昭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647年,松赞干布修建大昭寺,原本供奉尺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经过历代的变革和扩建,成为西藏最重要的寺院。2000年11月30日,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大昭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昭寺坐东朝西,在正门的右前方,竖立着一块著名的唐蕃会盟碑。公元821年和822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出使节,先后在长安和逻些(拉萨)盟誓。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于此,也称“长庆舅甥会盟碑”,成为汉藏两个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接下来,绕过回廊,走进正殿,便完全置身于封闭的空间之中。这是一座汉藏风格融合的佛殿,总共有四层,平面呈方形。下部为石墙,上层是木结构殿堂,柱子、门框、屋檐等木构件上都雕刻精美的吉祥图案。


在正殿后方的中间,有一座觉悟释迦牟尼主殿,供奉着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被誉为“镇寺之宝”。从东南角,登上二楼,在东边正中间的殿内,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的塑像。


参观完大昭寺的正殿,登上顶部宽敞的平台,眼前就是巨大的金顶,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蓝天、白云、金顶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不由地心生敬畏之感。
金顶也被称为“金瓦屋顶”。在汉式宫殿建筑风格的歇山顶上,装饰着藏式宗教建筑风格的宝瓶、法轮、卧鹿、吉祥鸟等,四角装饰鳌头,檐下悬挂铃铛,装饰精美,翘角飞檐。
相传,拉萨周围的地形很像一个魔女,她的心脏恰好位于城市中心,头东脚西,仰天而卧。为了镇压魔女,在拉萨中心修建大昭寺,并且在其他位置修建十二座寺院镇压魔女的四肢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