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而今年的流感病毒已提前发起了进攻。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南方省份流感活动已呈明显上升趋势,流感病毒成为近期活跃的呼吸道病原体。这种提前流行并非我国独有:日本较去年提早一个月进入流感季,韩国、新加坡等国已出现发病高峰,欧美国家病例也在快速攀升。
更值得警惕的是,今年流行毒株构成发生显著变化:去年,甲型 H1N1 毒株曾占绝对主导,而今年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 H3N2,其抗原性与既往流行株存在明显差异,大众对其免疫力水平相对较低,防控压力凸显。流感与普通病毒性感冒区别在哪里?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1
流感≠重感冒,这些差异要分清
流感常因一些症状与感冒相似,容易被当成重感冒,但二者从本质到危害都有所不同。流感是由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发的系统性攻击,而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更像局部小打小闹:症状强度:流感常突发高热,伴随咳嗽无痰、全身肌肉酸痛、乏力,胸部不适等,病情相对严重;普通感冒往往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微。此外,儿童感染流感还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发症风险:流感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有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感冒一般症状较轻,较少出现严重并发症。传播能力:流感传染性强,可通过飞沫、接触传播,冬春季高发,易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引发聚集性感染;而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全年均可发生,多为散发病例。2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对健康成年人的保护率可达60%-90%。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25年2月确定了今年北半球流感疫苗的升级配方。这次升级特别针对常见的甲型H3N2病毒,就像为我们的免疫系统换上了最新的病毒识别图,从而为我们提供明确的保护,特别是大大降低患重症的风险。
3
规范应对和日常防护
流感治疗需“早发现、早用药”。当出现急起高热、浑身酸痛等典型症状时,应在48小时内就医,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临床常用的奥司他韦适用于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需连续服用5天;玛巴洛沙韦则适用于成人及5岁以上儿童,口服一次即可,医生会根据年龄、基础疾病等个体差异选择用药。为了更好地预防流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勤洗手,少用手摸脸、揉眼,在医院、学校、公交地铁等密集场所戴好口罩。同时,注意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温馨提醒:及时接种疫苗,做好日常防护,这个秋冬,让我们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