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慧兰,我想跟你结婚。"69岁的马建国突然拉住正在洗碗的李慧兰的手,眼神真挚。
李慧兰愣住了,手中的碗差点滑落。搭伙生活十三年,这个话题她从未想过。
"建国,我们都这个年纪了..."她尴尬地抽回手。
"我认真的,我退休金5800,你的2200,我们合在一起生活不是更好吗?"
李慧兰心中暗自盘算着,也许这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三天后在银行,她无意中听到的一句话,让她整个人都傻眼了。
01
李慧兰今年62岁,是城郊某小区的家政服务员。十三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后,她独自带着女儿生活。那时女儿刚上高中,家里经济困难,她不得不四处找工作维持生计。
记得第一次去人才市场,李慧兰穿着丈夫留下的旧外套,手里紧握着几张简历,看着那些贴满招聘信息的墙壁,不知道从何下手。
"大姐,您是找工作的吗?"一个中年女人走到她面前。
"是的,我想找个保姆或者钟点工的活。"李慧兰小声说道。
"我这里有个工作,您要不要考虑一下?"
就这样,李慧兰认识了马小丽。
"李阿姨,我爸爸需要人照顾,您愿意来我家帮忙吗?"当时还在某大学读研的马小丽认真地看着她。
马小丽告诉她,父亲马建国刚从某国企退休,老伴去世两年了,一个人住在120平米的房子里,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料。
"我爸爸脾气很好,不挑食,也不难伺候。主要就是做做饭,打扫卫生,偶尔陪他聊聊天。"马小丽详细介绍着工作内容。
"工资我们按月结算,每月2200元,包吃包住。您看怎么样?"
2200元!李慧兰心里一阵激动。那个年代,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比她之前做钟点工强多了。
"我可以先试试吗?"李慧兰小心地问道。
"当然可以,我们互相了解一下。"
第一次见到马建国,李慧兰觉得这是个挺有文化的老人。他坐在客厅的真皮沙发上,戴着老花镜在看《人民日报》,茶几上摆着一个精致的紫砂茶壶。客厅里摆满了各种书籍,有《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史书,也有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是兰花图,另一幅是行书作品。
"李师傅,以后就麻烦您了。"马建国摘下眼镜,客气地站起来和她握手。
"马大爷,您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李慧兰有些拘谨。
马小丽带着李慧兰参观了整个房子。三室两厅,装修简单但很整洁。主卧是马建国的房间,次卧原来是马小丽的房间,现在空着,就给李慧兰住。还有一个小房间做书房,里面摆满了书架。
"李阿姨,您就住这个房间,床单被褥都是新的。"马小丽指着次卧说道,"洗衣机在阳台上,您可以随便用。冰箱里有菜,您看着做就行。"
李慧兰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先去市场买菜,回来为马建国准备早餐。马建国喜欢喝粥,配点咸菜和鸡蛋。然后打扫卫生,洗衣服,中午做饭。
马建国的生活很规律,早上读报纸,上午在小区里散步,下午午睡,晚上看新闻联播。他性格温和,从不挑剔,有时还会夸她做的菜好吃。
"慧兰,你这手艺真不错,这个糖醋排骨比我老伴做的还好吃。"马建国边吃边夸赞。
"马大爷,您别这么说,我就是粗茶淡饭。"李慧兰脸上露出笑容。
慢慢地,李慧兰发现马建国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年轻时在工厂当技术员,知识面很广,什么都能聊几句。国际形势、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他都略知一二。
"慧兰,你知道这个'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谁写的吗?"吃完晚饭,马建国放下碗筷问道。
"不知道,您说说看。"李慧兰虽然文化不高,但喜欢听他讲这些。
"龚自珍,清朝的诗人。这句话的意思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熟络。马建国会和她聊一些家常,讲一些年轻时的故事。李慧兰也会跟他说说女儿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女儿考上某大学了!"半年后,李慧兰兴奋地告诉马建国。
"哪个专业?"马建国放下报纸,认真地问。
"会计专业,她说以后想当会计师。"
"那很好啊!会计是个稳定的职业,女孩子学这个不错。"马建国由衷地为她高兴,"慧兰,你女儿有出息,你这些年的辛苦没白费。"
"还是要感谢您给我这个工作机会,要不然我也供不起女儿读大学。"李慧兰眼中含着感激的泪水。
"别这么说,是你工作认真负责,我才满意。"马建国拍拍她的肩膀,"好好干,等小雅毕业了,你就能享福了。"
02
转眼三年过去了,女儿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李慧兰本想辞职回家,和女儿一起生活,但马建国却挽留她。
"慧兰,你走了我怎么办?这几年你把我照顾得这么好,我已经习惯了你做的饭菜。"马建国有些着急。
"马大爷,小丽要结婚了,我一个外人住这里不合适。"李慧兰收拾着东西。
"什么外人不外人的,你就是我们家的一份子。再说小丽结婚后还是住她自己买的房子,这里还是我一个人。"
马建国站在门口,看着李慧兰收拾行李,神情有些落寞:"慧兰,你真的要走吗?我一个人在这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李慧兰看着马建国孤单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这三年来,她确实把这里当成了家,把马建国当成了亲人。
就在这时,马小丽回来了。
"李阿姨,您要走了吗?"马小丽看到行李箱,有些惊讶。
"小丽,祝贺你要结婚了。我觉得我应该给你们年轻人让地方。"李慧兰笑着说道。
"李阿姨,我爸爸一个人我不放心,您再帮我照顾他几年吧。"马小丽诚恳地说道,"而且我和男朋友买了新房子,结婚后就搬出去住,这里还是我爸爸一个人。"
"是啊,慧兰,你就留下来吧。"马建国也在一旁劝说,"工资我给你涨到2500。"
李慧兰看看马建国,又看看马小丽,最终还是心软了。
"那好吧,我再照顾马大爷几年。"
马建国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太好了,慧兰,谢谢你。"
李慧兰最终还是留了下来。这一住就又是十年。
这十年里,李慧兰见证了马建国的儿女成家立业。马小丽结婚生子,经常带着孙子回来看爷爷。小孙子叫马天天,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爷爷,李奶奶做的红烧肉最好吃了!"小天天每次来都要让李慧兰做红烧肉。
"李奶奶,这是我做的贺卡,送给您!"有一次,小天天拿着一张手工贺卡递给她。
贺卡上画着一个戴围裙的女人和一个老爷爷,旁边写着"爷爷和李奶奶"。
"真好看,谢谢小宝贝。"李慧兰接过贺卡,心里暖暖的。
马建国看在眼里,对她说:"慧兰,你看孩子们都把你当奶奶了,你就是我们家的人。"
每次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李慧兰既羡慕又有些失落。她想起自己的女儿,也想起已故的丈夫。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建国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小毛病。有时候夜里会突然胸闷,有时候血压会升高。李慧兰总是第一时间起来照顾他,陪他去医院。
"大夫,他这个情况严重吗?"李慧兰焦急地询问医生。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年纪大了,要注意休息,按时吃药。"医生看了看检查报告。
"那平时饮食要注意什么?"
"清淡一点,少盐少油,多吃蔬菜水果。"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李慧兰搀扶着马建国慢慢走着。
"慧兰,谢谢你,这么多年辛苦你了。"马建国握着李慧兰的手说道。
"马大爷,您别这么说,我们是一家人。"
那些陪伴的日日夜夜,让两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李慧兰已经完全把马建国当成了亲人,而马建国也越来越依赖她。
有一次,李慧兰回女儿家住了几天,马建国一个人在家,饭也不好好吃,觉也睡不好。
"爸,您怎么瘦了这么多?"马小丽发现了父亲的变化。
"李阿姨不在,我有点不习惯。"马建国实话实说。
"那我给李阿姨打电话,让她回来。"
"不用了,她难得和女儿团聚,让她多住几天吧。"
但是马建国每天都会给李慧兰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来。
"慧兰,家里的花都有点蔫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慧兰,我买了你爱吃的桂花糕,你快回来尝尝。"
李慧兰听出了马建国话里的孤单和依恋,心里很不是滋味。
03
去年开始,马建国开始频繁地和李慧兰提起一些往事。
"慧兰,你知道吗?我老伴走的时候,我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你来了以后,这个家又有了生气。"
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马建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李慧兰在旁边织毛衣。
"马大爷,您别这么说,我就是个做家务的。"李慧兰没有抬头。
"你不是做家务的,你是这个家不可缺少的人。"马建国认真地看着她,"这些年如果没有你,我不知道要怎么过。有时候我在想,上天让我遇到你,可能就是不想让我孤独终老。"
李慧兰被他的话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去厨房忙活。
几个月前,马建国开始有意无意地试探李慧兰的想法。
"慧兰,你女儿催你找老伴吗?"
"她倒是提过,说我一个人年纪大了不安全。"李慧兰如实回答。
"那你怎么想的?"
"我觉得算了,都这个年纪了,还折腾什么。"
"其实找个合适的人一起生活也挺好的,互相有个照应。"马建国若有所指。
李慧兰没有接话,只是笑笑。
上个月,马建国的话越来越直接。
"慧兰,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这天晚上,马建国主动关掉了电视,显得有些紧张。
"什么想法?"李慧兰放下手中的针线活。
"我们这样搭伙生活了十三年,彼此都很了解。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正式在一起。"
李慧兰听了这话,脸刷的一下红了:"马大爷,您别开玩笑。"
"我没开玩笑,我是认真的。"马建国站起来走到她面前,"我们年纪都不小了,但是日子还长着呢,为什么不能在一起过呢?"
"可是我们...我们这个年纪了..."李慧兰结结巴巴地说不出完整的话。
"年纪大怎么了?年纪大就不能有感情了吗?慧兰,我早就把你当成了我的女人,我想给你一个名分。"
李慧兰低着头不说话,心里却有些波澜。
"慧兰,你考虑一下好吗?我们可以先订婚,慢慢商量结婚的事。"
"我...我需要时间想想。"
"当然,不着急。但是我想让你知道,我是真心的。"
04
三天前的那个晚上,马建国终于正式向李慧兰求婚了。
"慧兰,这十三年来,你照顾我,我也照顾你。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生活着。"马建国拉着李慧兰的手坐在沙发上,客厅里只开着一盏台灯,气氛很温馨。
"我想和你结婚,名正言顺地在一起。"
李慧兰有些慌乱:"建国,我们都这个年纪了,结什么婚啊。"
"年纪大怎么了?年纪大就不能追求幸福了吗?"马建国激动地说,"慧兰,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为什么要浪费呢?"
"可是..."
"没有可是。"马建国打断她,"我退休金5800,你现在工资也涨到2200了,我们合在一起就是8000块,足够我们好好生活了。而且我们有房子,有积蓄,完全不用担心经济问题。"
听到这个数字,李慧兰确实有些心动。马建国的退休金5800,确实不少。加上她的2200,一个月8000块钱,对于两个老人来说已经很宽裕了。而且马建国有房子,她如果和他结婚,等于是有了保障。
"你让我想想好吗?"李慧兰红着脸说道。
"当然可以,你慢慢考虑。但是慧兰,我是真心的。这十三年来,我早就把你当成了我的女人。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的妻子,不是保姆。"
那天晚上,李慧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仔细算了一笔账:马建国的退休金5800,加上她的2200,确实是8000。而且马建国有房子,有存款,她如果和他结婚,生活会更有保障。最重要的是,她对马建国也有感情,这十三年的朝夕相处,让她早就把他当成了家人。
第二天早上,马建国看她的眼神格外温柔。
"慧兰,昨晚考虑得怎么样?"他主动给她倒了一杯豆浆。
"我...我还需要再想想。"
"没关系,你慢慢想。不过我想告诉你,我已经和小丽说了这件事。"
"她怎么说?"李慧兰紧张地问。
"她很支持,说只要我高兴就好。她还说你照顾了我这么多年,早就是我们家的人了。"马建国笑着说,"小丽还说,如果我们结婚,她会给我们办个小小的婚礼。"
听到马小丽的态度,李慧兰稍微放心了一些。她最担心的就是马建国的儿女不接受她。
"小丽真的这么说?"
"当然,我还能骗你吗?"马建国认真地说,"慧兰,我们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没有时间再犹豫了。"
昨天上午,马建国又提起了这件事。
"慧兰,我想我们不要再等了。我们明天就去民政局把证领了吧。"
"这么急?"李慧兰正在洗菜,手停了下来。
"我们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等什么?而且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的妻子,不是保姆。"马建国走到她身边,"慧兰,答应我好吗?"
李慧兰看着马建国真诚的眼神,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终于被攻破了。
"好,我答应你。"她点点头。
马建国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把抱住了李慧兰:"太好了!慧兰,我们终于要成为真正的一家人了!"
"建国,我们结婚后住这里合适吗?我是说,会不会给小丽他们添麻烦?"
"当然合适,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小丽他们都有自己的房子,不会有意见的。"马建国拉着她的手,"而且这个房子以后也是要留给小丽的,我们现在只是住着而已。"
"那就好。"
马建国拉着她的手:"慧兰,谢谢你答应我。我会让你幸福的,我们会白头偕老。"
李慧兰脸红了:"都这个年纪了,还说这些话。"
"年纪大怎么了?年纪大也要浪漫啊!"马建国开心地说。
05
今天一早,马建国就催促李慧兰去银行办点事情。
"慧兰,你去银行把你的定期存款看看,明天我们登记结婚了,以后的钱要合理规划一下。"马建国吃着早餐说道。
"需要我做什么?"李慧兰给他盛了一碗粥。
"就是去看看你的存款情况,我想了解一下我们以后的经济状况。"马建国笑着说,"我们要过日子,总要知道家底对不对?你这些年攒了不少钱吧?"
李慧兰点点头:"是攒了一些,不过也不多。"
"没关系,我们合在一起就多了。"马建国喝了一口粥,"对了,这是我的存折,你也帮我查查。"
马建国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绿色的存折递给她,上面的户名确实是马建国。
"我们以后是一家人,这些事情你也应该知道。"
李慧兰接过存折,随手翻了翻,上面有一些数字,但她看不太懂那些银行术语。
"那我一起帮你查了。"
"谢谢你,慧兰。等你回来,我们就去买戒指,然后明天去登记结婚。"马建国拉着她的手说道,"我已经想好了,我们买一对金戒指,简单但是有纪念意义。"
"不用买太贵的。"
"不贵,就是个心意。"马建国笑着说,"慧兰,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你。"
李慧兰的心情很复杂,既紧张又兴奋。六十多岁了,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幸福。
走出家门,李慧兰步履轻快地朝银行走去。早春的阳光很温暖,路边的樱花开得正盛,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路上她遇到了几个邻居,大家都和她打招呼。
"慧兰,听说你要和老马结婚了?"邻居王大妈笑着说。
"是啊,明天去登记。"李慧兰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很甜蜜。
"这是好事!你们两个这么多年了,早就应该结婚。"王大妈真心为她高兴,"老马这个人不错,人品好,脾气也温和。"
"谢谢王大妈。"
"你们准备办酒席吗?"
"不办了,就简单登记一下。"李慧兰摆摆手,"我们这个年纪了,简单点就好。"
"也是,重要的是两个人开心。"王大妈点点头,"老马有福气,娶到你这么好的媳妇。"
李慧兰听了这话,心里更加甜蜜了。
继续往前走,她又遇到了小区里的几个大妈,大家都知道了她要结婚的消息,纷纷恭喜她。
"李大姐,恭喜恭喜!"
"谢谢大家。"
"老马这些年多亏了你照顾,你们结婚是天经地义的事。"
一路上,李慧兰都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中。她想着明天的婚礼,虽然简单,但她还是很期待。六十多岁了,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幸福。
到了银行门口,李慧兰整理了一下衣服,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银行里人不多,她拿了个号排队等候。坐在等候区,她拿出马建国的存折翻看了一下,上面有一些数字和日期,但她看不太懂那些专业术语。
"236号,请到二号窗口。"
这不是她的号码,她继续等着。
"马建国先生,请到三号窗口。"
李慧兰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抬头看了看,但没看到马建国的身影。可能是同名同姓的人吧,她想。
过了一会儿,轮到了她。
李慧兰走进银行大厅,准备办理定期存款的手续。马建国提出结婚让她心情复杂,决定把这些年攒下的钱重新规划一下。
排队等候时,她在填写单据,旁边两个银行工作人员正在小声交谈。
"那个马建国今天又来了,每次都是那套说辞。"其中一个工作人员压低声音说。
李慧兰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手中的笔不由得停顿了一下,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另一个工作人员摇摇头:"可不是嘛,明明自己的真实情况是那样,还总是..."
听到这里,李慧兰手中的笔啪地掉在地上,心脏狂跳,拼命想听清楚工作人员接下来还要说什么。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继续说:"要是她知道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