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树影迷宫》评分暴跌!廖凡演技救不了,富大龙演反派成唯一亮点

“18集破一个案,两个警察搭进去一辈子”——《树影迷宫》的宏大叙事,最终沦为了故弄玄虚的烂尾工程当富大龙饰演的包子铺老板

“18集破一个案,两个警察搭进去一辈子”——《树影迷宫》的宏大叙事,最终沦为了故弄玄虚的烂尾工程

当富大龙饰演的包子铺老板田浩在病房里掏出被害者的口红,当着垂死的警察冉曦的面缓缓涂抹时,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表演本该成为国产悬疑剧的高光时刻。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弹幕里观众的吐槽:“等了18集就为这?”

《树影迷宫》高开低走:作为爱奇艺迷雾剧场2025年的重磅作品,该剧开播当日热度即突破8500,却随着剧情推进口碑持续下滑,豆瓣评分从开分8.3一路跌至7.1。

1 剧情硬伤:18集讲不清一个案件

《树影迷宫》采用了1994年和2012年双时间线叙事,讲述廖凡饰演的老警察冉曦与尹昉饰演的徒弟赵赶鹅,跨越18年追查胡同连环杀人案的故事。

这种叙事结构本可增强悬疑感,但实际呈现却显得拖沓冗长。

2 演员演技:影帝级表演难救剧本缺陷

富大龙:反差演绎成全场亮点富大龙饰演的田浩通过微表情切换展现极致反差:在审讯室眼神骤变阴冷,在冉曦病床前吞咽口红、抚摸额头的变态仪式感,将“窝囊凶手”演成了惊悚教科书。

尽管角色动机铺垫被评“过于直白”,但富大龙的表演仍被公认为全剧最出色的部分。

廖凡:被困在套路化角色中廖凡饰演的冉曦是一个因过去失误而消极怠工的老警员。

这种“颓废高手”的形象在刑侦剧中并不新鲜,且角色行为逻辑存在矛盾:他一方面被暗示能力出众,另一方面却对案件回避推诿,难以引发观众共情。

尹昉:成长线缓慢的单薄角色尹昉饰演的徒弟赵赶鹅,是典型的“愣头青”民警,冲动固执且成长线缓慢。

虽然尹昉精准演绎了角色的年龄跨度,用形体和眼神变化诠释了执念与成长

,但角色本身的单薄让表演效果大打折扣。

3 支线混乱:悬疑剧变成了“片警成长日记”

《树影迷宫》在案件主线之外,插入了大量支线剧情。

刘琳饰演的刘北萍创业卖内衣的故事线、徒弟与同事的暧昧感情线,甚至混混角色的闲笔戏份,这些内容占据了显著篇幅。

有观众直言,这部剧更像“片警成长日记”而非刑侦剧。

4 制作优劣:精致外壳与内在割裂

服化道美术获赞:《树影迷宫》的服化道美术很抓人,90年代的场景复古、陈旧、亲切

生活细节还原流于表面:对90年代生活细节的还原,如二八大杠自行车、搪瓷缸子等,虽有一定时代感,但被指流于表面,未能深入触及时代内核。

与《漫长的季节》相比,《树影迷宫》的生活化叙事缺乏与案件主线的有效融合。

5 主题野心:社会议题与悬疑类型的失衡

《树影迷宫》试图通过悬疑案件探讨更广泛的社会议题。

原生家庭之殇:剧中田浩夫妇对女儿田畅的极端控制欲——锁房门、查内衣、强制验贞洁等情节,呈现了“以爱为名的伤害”如何扭曲人格,探讨了原生家庭对个人的深刻影响。

女性觉醒与困境:刘琳饰演的刘北萍在90年代顶着非议开情趣店,她的台词“花自己挣的钱腰杆硬”成为经济独立的符号;黄米依演的尤佳则打破传统女性“隐忍”刻板印象,直面危险、敢爱敢恨。

然而,这些社会议题未能与悬疑主线有机融合,导致剧集既不够“爽”,也不够“深”,最终成为了夹生饭般的作品。

当《树影迷宫》的结局揭示田浩就是真凶时,没有观众预期的震撼与满足,只有一种“就这?”的失望。

这部剧试图融合《沉默的真相》的深沉与《漫长的季节》的生活流,结果却成了两者尴尬的结合体。

所以,是选择为廖凡、富大龙的演技喝彩,还是因拖沓的剧情愤而弃剧?《树影迷宫》引发的争议,实则反映了观众对悬疑剧节奏紧凑、逻辑自洽的基本要求,与创作方追求文艺表达之间的巨大鸿沟。

你在第几集选择了弃剧? 评论区等待你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一次的观看选择,都在为想要的影视内容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