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以下的羽绒服都是假货!”——最近这段在短视频平台疯传的说法,让不少准备过冬的消费者心头一紧。事实真的如此吗?

价格迷雾背后的真相
打开电商平台,羽绒服价格从99元到上万元不等。那位信誓旦旦的女装店主可能不知道,南京市质检院的专家刚刚辟谣:价格从来不是判断羽绒服真伪的唯一标准。
“一件充绒量100克左右的轻薄款,羽绒成本其实只要30-50元。”质检专家朱小芳算了一笔细账:目前90%高品质白鸭绒每公斤约510元,70%普通白鸭绒每公斤352元。再加上面料、人工、运营等成本,正规品牌在清仓时完全可能以低于300元的价格销售合格产品。

市场乱象确实存在
不过消费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最新抽查数据显示,市面上的羽绒服不合格率确实达到17%。不良商家的主要伎俩有两种:一是用“绒丝”、“羽丝”冒充羽绒;二是虚标绒子含量——这直接关系到保暖效果。

三招教你变身鉴绒专家
重点看标签:自2022年4月起,新国标要求必须标注“绒子含量”。记住两个关键点:含量必须超过50%才能叫羽绒服,标注数值应该是5%的整数倍(如80%、85%)。
一按知真假:将羽绒服平放,用手掌用力按压后松开。回弹速度越快,说明绒子含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好。如果久久不能恢复原状,很可能填充物质量较差。
揉捏辨优劣:用手指揉搓面料,如果感觉到明显毛梗且数量较多,说明羽毛含量偏高。优质羽绒服应该只有轻微、柔软的触感。

买到疑似假货怎么办?立即保存商品标签、购买凭证和聊天记录。先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平台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如果确认是虚假宣传,消费者有权要求三倍赔偿。
羽绒服的水很深,但记住一个核心:认准“绒子含量”这个硬指标。下次再有人用价格忽悠你,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他看。毕竟,聪明的消费者从不靠价格标签判断真伪,而是用知识和技巧守护自己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