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量子科技:机构称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突破61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近日,量子精密测量企业国仪量子完成1.31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兴泰资本。国仪量子成立于2016年,以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专注于高端科学仪器研发与生产,为全球客户提供增强型量子传感器、分析测试装备及行业解决方案。公司此前历经多轮融资,曾获高瓴创投、IDG资本、合肥产投集团等知名机构投资,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应用场景及市场布局。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突破6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6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表示,量子计算已成为最具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根据IBM和中国信通院报告来看,量子计算目前还处于早期技术攻关阶段,预计未来5到10年有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量子安全在应用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中国在QKD量子安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形成了以QKD技术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量子测量产业当前则已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
A股上市公司方面
晶合集成:公司与本源量子共建了量子计算芯片联合实验室。
格尔软件:公司的全线密码产品已初步具备抗量子能力,并在国内外后量子密码算法实现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了协同签名、混合协议、融合证书等后量子迁移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大幅度提升了抗量子产品在用户实际场景中落地的实践能力。
2、六氟磷酸锂:涨价近40%!10月锂电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近两周电解液价格持续上涨,六氟磷酸锂报价8.70万元/吨,上涨38.10%;磷酸铁锂电解液报价1.75万元/吨,三元电解液报价2.22万元/吨,分别上涨2.65%、2.07%。此外,近期锂行业基本面出现显著变化,当前周度库存已连续3周去库2000吨以上,10月边际去库已近1万吨,且去库斜率加快。期货仓位亦降至2.87万吨。
10月锂电产业链排产环比继续增长,各环节一二线厂商基本满产,节后多个细分环节价格上涨。

天风证券金属团队认为,这一轮反转的核心逻辑在于需求与供给两侧的共振。需求侧,当前锂电,特别是储能的需求持续超出市场预期。同时,供给侧的“弱预期”也在改善,即供给收缩或成本提升的确定性增强。在供需两端共同作用下,锂价底部区间已经探明,交易侧的逻辑演进清晰可见。
A股上市公司中
盛新锂能:公司资源端自有矿陆续投产。四川金川县业隆沟项目已建成7.5万吨锂精矿产能;津巴布韦萨比星项目通过技改,锂精矿产能已提升至29万吨;在阿根廷独立运营SDLA盐湖项目,目前在产产能2500吨LCE;木绒锂矿品位高,预计具备成本优势,规划产能大,投产后将显著提升公司一体化产能,增强锂盐板块盈利能力。
天赐材料:公司主要生产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正极材料,7月子公司九江天赐与楚能新能源签订采购合作协议,约定自协议生效至2030年12月31日止,九江天赐向楚能新能源供应电解液不少于5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