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老年节。
每到这天,人们登高望远,赏菊喝酒,遍插茱萸。
无数文人骚客满怀情思,在这天留下精彩的篇章。
这些情思,关于故乡,关于爱人,关于人生。
今天,精选四首重阳诗词,它们写尽了秋思,写尽了人生,与你一起赏读。
1
《采桑子·重阳》
近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在悲观的人眼中,秋天代表着萧瑟,秋风代表着悲凉。
可在如毛泽东一般乐观的人眼中,秋天是壮美无限的,那层层红叶,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
人生就该如此,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叹老吟悲,荒废岁月,而是为了心中所想,只争朝夕,越是艰难越向前。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关于重阳节最著名的诗词,说出了所有人在重阳节时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感情。
王维富有新意地诉说了自己想象的场景,只有他一人不在,通过大家对他的想念,反而加深了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令人感同身受,更添心酸。
而诗中的登高、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古老传统习俗,让后人通过一首诗永远记住了这样的习俗。
3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重阳相思词。
崇宁二年(1103),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李清照对菊洒泪,感慨自己比菊花还瘦。
绝妙的比喻寄寓了深深的相思。
4
《定风波·重阳》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别人因变老而消沉,而他说,谁都会变老,没必要因此哭泣。
生活之不如意十常八九,但苏轼总能保持豁达,看淡一切。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正如丰子恺说: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看淡世事起伏,学会顺其自然,这才是面对生活最好的姿态。
5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
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这首诗。
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
愈是佳节,孤身一人的愁苦便愈加浓重。
❖ ❖ ❖ ❖ ❖
人到佳节,情最长。
在古人的诗词里,我们读懂了山海隔不断的思念,见证了千里重逢的喜悦,也明白了旷达的处世之道。
诗句看似写的重阳,实则说的是人生。
值此重阳佳节,愿你有人想,有人盼。愿你心怀阳光,所愿皆所得。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由豆包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