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大学教师被学生造谣将起诉

重庆工商大学最近出了档子让人火大的事儿。一位法学女老师在课堂上正常提问,结果有学生答不上来,转头就在微博上造谣,说老师上

重庆工商大学最近出了档子让人火大的事儿。一位法学女老师在课堂上正常提问,结果有学生答不上来,转头就在微博上造谣,说老师上课刻薄还“媚男”。这老师可不是吃素的,直接在群里发通知固定证据,说要起诉这个学生。学生一看事儿闹大了,赶紧道歉,可老师压根不接受——道歉有用的话,要法律干嘛?

这事儿一曝光,网友全炸了锅。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太娇气,答不上来就造谣”,还有人直接喊“支持老师维权,不能惯着这种搬弄是非的人”。我翻着评论越想越气,这哪是简单的师生矛盾?分明是有些人把网络当成了法外之地,动动手指就能毁人清白。更离谱的是,被造谣的还是教法学的老师——这不是明摆着打脸吗?老师用法律武器反击,才是对学生最生动的“现场教学”。

其实类似的“键盘侠”事件早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某高校学生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转头就在朋友圈编造老师“收礼才给过”,结果被监控视频啪啪打脸;前年更离谱,有学生因为考试挂科,直接在论坛造谣老师“性骚扰”,最后警方一查,全是子虚乌有。这些事儿背后,藏着的都是“我弱我有理”的畸形心态——答不上来题?怪老师提问太偏;考试挂科?怪老师故意针对;甚至被批评两句,都能脑补出“校园霸凌”的剧本。可他们忘了,网络不是垃圾桶,更不是免责声明书。每句谣言背后,都可能是一个人多年的声誉、事业甚至人生。

那位法学老师的选择,才是真正的“教科书级操作”。她没有在群里和学生对骂,也没有私下找关系压事,而是直接固定证据、准备起诉。这一步,既是对自己清白的捍卫,也是给所有被造谣者的示范——面对恶意,沉默才是纵容,法律才是底气。更讽刺的是,造谣的学生学的是法学,结果连最基本的“言论自由≠造谣自由”都没学明白。这哪是“媚男”或“刻薄”的问题?这是对教育底线的践踏,对法律尊严的挑衅。

现在这事儿闹得这么大,其实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键盘更不是武器。你可以表达不满,可以提出质疑,但必须为自己的话负责。那些动不动就“挂人”“爆料”的人,该好好想想——如果今天你造谣别人,明天别人用同样的方式对你,你能承受吗?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儿?如果是你,会选择忍气吞声还是像这位老师一样硬刚到底?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可能比事件本身更值得讨论。

案例来源:新浪热点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3
用户10xxx83 14
2025-10-31 10:03
应该起诉,现在学生没有尊师重道
爱吃炸藕夹
爱吃炸藕夹 14
2025-10-31 10:30
人品不好的东西,你选择原谅它,而不是惩戒它,它一定不会感恩,反而会变本加厉去伤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