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吉安与八一,南(充)武(胜)跨界场

吉安镇,位于今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南部,旧属南充县。这里坐落在嘉陵江一、二级支流——吉安河(烈面溪)与走马河的汇流处,水道

吉安镇,位于今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南部,旧属南充县。这里坐落在嘉陵江一、二级支流——吉安河(烈面溪)与走马河的汇流处,水道融聚河口,亦呈Y字型三向通达,俗称“三溪口”。清末兴场,因场上原有吉安宫与吉祥宫两座庙宇,便取“平安吉祥”之美好喻意,定称“吉安场”。清代宣传二年(公元1910年)设南充县吉安乡。民国三年(1914年)改设地方试行自治,乡袭原名,隶属南区(所辖吉安场与李渡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置吉安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又改吉安乡,属县域飞龙区。1950年成立新政权,时属李渡区。1958年组建吉安公社,1966-1971年间曾更名为八一公社①。1984年恢复乡治,1992年撤乡升镇,附近双店、临江两乡并入。1993年南充改升地级市,并撤销南充县,分别设立顺庆、嘉陵、高坪三区,吉安镇划归了嘉陵区。2019年华兴镇与双店乡(1994年复置)再度撤并至吉安镇②。

清代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版《定远县志》(武胜旧称,姜由范编撰)配套舆图中对定远、南充临河跨界聚落——“三溪口”的信息标注。

从烈面场镇沿着G212国道北上8.5公里到达该镇所辖八一村。八一村位于走马河东岸,辖境旧属武胜县烈面乡四保4甲。1953年析分设立白庙乡,驻地白庙子,以附近一座白色外墙寺庙为名。1956年撤销分别并入烈面、建设两个乡。1961年再次组建白庙公社,当年恰逢南充军分区某部在白庙子北侧5公里的“阴阳坝”驻扎(相传有一位风水先生,即阴阳师葬于此地),为破除旧信仰,遂根据军队特点,改阴阳坝为八一坝,白庙公社也改称八一公社③。1983年恢复乡治,1992年曾并入烈面镇,1994年又恢复八一乡,同年10月新驻地亦由白庙子北迁到八一坝④。2019年撤销再并烈面镇,设立行政村。八一村场集(八一坝)与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隔河毗邻,所属跨界形态。原八一公社白庙子旧聚落现为烈面镇柏林村驻地。目前由烈面场镇开往八一村的武胜13路公交车就在边界处掉头折返。

广安特色“绿底白字”欢迎标牌,矗立在市域任何一处政区边界点。这里不仅跨县,也跨越了南充、广安两座地级行政区(1993/1998年以来)。

随着G75兰海高速公路开通,G212国道的车流量大幅减少,主要作用沟通邻近乡镇与村社之间的联系。但从南充市嘉陵区曲水镇往南,经李渡、吉安,武胜县烈面、金牛,再到万善这一线,国道与高速相隔较远(分别位于嘉陵江东西两岸),所以国道还是有多趟通镇班车穿行,如烈面到南充、武胜到烈面、烈面到重庆等等。图右的G212国道公里标——从兰州市七里河区出发来此1115KM。因212国道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柑桔镇至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姚渡镇这一段将绕行甘肃文县县城,所以比走S206省道要多出约200公里。

原武胜县八一乡场集(八一坝,1994年迁驻),聚落沿212国道呈线状分布,路旁立有一块县域专名标识牌(单侧)。

2019年八一乡撤销后,分别设立了烈面镇八一村与思源社区,思源社区负责管理原场镇住户(含商业、教育、行政、医疗等人群),八一村负责管理周围的农户村民。村委会与社区办公室都在老政府大院里同驻。思源社区因老场集的思源街(212国道过境段)而得名,意喻“饮水思源”,一说母亲思念外出务工的儿子⑤。

1981年版《四川省地图集.武胜县分幅》对本县八一公社与南充县吉安公社的信息标注。八一公社当年驻于白庙子,尚未搬迁到八一坝(阴阳坝),所以那会与吉安场之间还不能算跨界聚落(1994年后才形成)。

G212国道吉安桥,上跨走马河(嘉陵江二级支流)。桥头南侧武胜县境内立有官方编号界桩,吉安场镇房屋紧邻桥头北侧。

此界桩为“双面单立”,也是广安武胜县与南充市嘉陵区的1号界桩。立桩时间在1996年。1993年南充地区改设地级市,并撤销南充县,析分设立顺庆、嘉陵、高坪三区。同年又设立了广安地区(1998年改设地级市)。而1996年前后,开展过新一轮区划勘界,以矗设界桩标识。

界桩上的县域专名,分别背朝各自辖境。图中这家超市,虽然店铺上写着“吉安店”,实则位于桥南武胜县境内(店主也是武胜人)。不过桥北就是吉安镇,作为零距离融合跨界聚落,该称呼没问题。

此界桩两侧基层管理建制——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三溪口社区VS广安武胜县烈面镇八一村/思源社区。2024年南充市还牵头对“西充-蓬溪、嘉陵-武胜、南部-梓潼”三段边界开展了第五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

为加强行政区划界线管理,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2024年由我市牵头开展的“蓬西线”(南充市西充县与遂宁市蓬溪县)、“嘉武线”(南充市嘉陵区与广安市武胜县)、“梓南线”(南充市南部县与绵阳市梓潼县)第五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全面完成。

此次“蓬西线”“嘉武线”“梓南线”三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共检查界线64.69公里,沿线边界标识完好、清晰,毗邻地区保持和谐稳定,同时对10个界桩进行了维护更新,确保界桩完整、实地位置醒目,并建立健全了界线界桩管理责任制度、边界纠纷应急处理制度、睦邻乡镇签订平安边界友好公约。

通过此次联检工作,维护了法定行政区域界线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推进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一步巩固了各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界成果,持续加强了边界管理,为南充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⑥。

吉安桥数据信息(长44米,2023年初进行过改造)。走马河将在图中前方300米处汇入吉安河。

走马河,属嘉陵江水系,吉安河二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潼南区宝龙镇境内手爬岩,流径由西往东,先擦边蓬溪县域,再转入武胜县,过高石场、赛马镇(走马场),终在吉安镇汇入吉安河,河长38千米,流域面积195平方公里,无航运。其中从陈家吊嘴院子(今属赛马镇水口湾村4组)到吉安场镇为南充市嘉陵区与武胜县的分界河段⑦。

从嘉陵区吉安镇回望武胜县八一村(南),国道纵贯穿行,聚落跨河相连。

位于北桥头的吉安镇综合市场,每月逢新历369日会在此赶场,交易售卖各类农副产品。由于两端跨界紧邻,空间融合度很深,八一村那边的赶场日期与吉安镇为同一天,但因八一村人口已不断减少,现在赶场全都去吉安了。

G212国道在吉安场镇有一段C型折角转弯,如有大车通行,需注意视角观察。图左黄色中巴车由南充城区(嘉陵区南充汽车客运站)往返吉安镇,全长35公里,车行约1个多小时。图右是长途汽车售票点,主要为发往珠三角地区的长途配载客运,仅在春节前后才会繁忙。不过现在许多沿海产业纷纷转移到内陆办厂,使得当地民众能够就近择业,无需再去那么远的地方了。

吉安场镇街区风貌,与隔壁八一村均是沿公路而分布的线状聚落,两侧为居民自建房与底商店铺,经营内容多样化,计有餐饮、百货、副食、通讯、家电、服饰等等。

吉安河古称“流溪”,又称“李子溪、烈面溪、盐井溪”(武胜县烈面镇专名由来便出自此河)。吉安河属嘉陵江水系右(西)岸一支流,发源于蓬溪县鸣凤镇吉星场,流径呈东西方向,蜿淌嘉陵区龙桥场(原桥龙乡)、盐溪乡、安平镇、龙岭镇、双店场、吉安镇,终在李渡镇申家嘴村东侧汇注嘉陵江干流,河长65千米,流域面积696平方公里,部分河道曾有小型短距离航运。其中吉安场镇到入江口为南充市嘉陵区与武胜县的分界河段⑧。

坐落在吉安河西岸的同名场镇(老街)

吉安场镇主体从吉安桥北桥头到镇政府约1公里,聚落虽不大,但却分为了两块——吉安河西岸的老街(正安路)与东岸的新街(新吉街,原吉安村,早年称‘八大队’)。 镇政府办公驻地就位于新街上,2020年吉安村并入三溪口社区,将场镇居民纳入统一管理。吉安河东岸地势相比西岸更开阔,没有老街上的那股密集压抑感。

吉安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图左)

2021年版《四川省地图册.武胜县分幅》中对吉安镇/八一村跨界形态的标注。两年前八一乡被撤销,2015年通车的兰渝铁路位于吉安镇东侧,并在李渡镇设有越行车站(南充南站)。

民国二十年(1931年)版《新修武胜县志.卷首.地理》(罗兴志 编撰)对三溪口(吉安场)风貌与地名来历的文字描述,文中还特别提到了场镇附近有座“大弓桥”(三洞古桥,或称‘大拱桥’)。

文尾备注——

① 1989年《四川省南充县地名录.李渡区.吉安乡》160页

②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 词条

③ 1986年《四川省武胜县地名录.烈面区.八一公社》64页

④ 武胜县人民政府官网.武胜概况.行政区划

⑤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思源街 词条

⑥ 南充市民政局官网:《南充市依法开展界线联检工作 共建平安边界和谐氛围》 2024年12月6日

⑦ 1999年《巴蜀江河辞典.嘉陵江水系.走马河》 182页

⑧ 1999年《巴蜀江河辞典.嘉陵江水系.吉安河》 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