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刘文辉如果炸了泸定桥,红军可能全军覆没,为啥不炸?

斋小晗评文化 2024-10-08 12:54:45

1934年的中国,山河动荡。

这一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重重围剿之下,不得不踏上漫漫长征路。

南京国民政府虽已建立,但蒋介石统治尚未稳固。

各地军阀割据一方,彼此牵制。

蒋介石的中央军,以追剿红军之名,紧随其后。

然而,这场看似简单的追剿行动背后,蒋介石实则怀揣着双重目的:

明面上是要追红军。

暗地里,却在寻找时机,企图通过这次行动收编沿途的地方军阀,以实现其统一全国的野心。

为了达成这一隐秘的战略意图,蒋介石步步为营。

首先笼络了云南军阀龙云,以此为跳板。

随后,向各路军阀派出所谓的“军事顾问团”。

真实目的是,逐步接管各地军阀的军事指挥权。

蒋介石和刘文辉的较量

中央军来到刘文辉的地盘时。

表面上是一团和气,实则暗流涌动。

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

一个野心勃勃想统一全国,一个是扎根地方的土生土长的军阀。

他们之间矛盾重重。

蒋介石提出要炸毁泸定桥,表面上是为了阻断红军的退路,实则也是在试探刘文辉的态度。

这座桥,不仅是一个军事设施,更是一个政治考验。

然而,刘文辉是个人精。

他深知,自己的根基在于地方,与当地百姓的利益休戚相关。

这座桥不仅关系到军事,更是当地百姓的重要交通命脉。

若要他为了所谓的“大局”牺牲本地利益,这显然超出了他的底线。

刘文辉,婉拒了蒋介石的要求。

这种拒绝,表面上是一个简单的军事决策,实则暴露了国民党政权的一个致命弱点:

中央与地方的严重割裂。

事实上,像刘文辉这样的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的中央政府,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利益一致。

这种割裂,最终成为了国民党政权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蒋介石面对刘文辉的拒绝。

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暂时隐忍。

因为在当时,他还没有完全掌控四川局势,不愿意因为一座桥,而过早地与地方势力撕破脸皮。

看似强大的中央政权,实则处处受制于地方势力。

刘文辉深知,他不能完全不顾蒋介石的意思,总要做出些姿态来。

可他又不愿意,彻底断绝自己的后路。

进退维谷下,这个老谋深算的军阀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下令,将泸定桥上的木板尽数拆除。

只留下十三根光滑的铁索,横跨大渡河。

同时,他还在桥头两侧布置了重机枪工事。

在刘文辉看来,这样的防御,足以让任何军队望而生畏。

就算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要在枪林弹雨中攀爬光滑的铁索,也无异于送死。

为了以防万一,刘文辉还给守桥的部队下了死命令:

若是红军来势汹汹,就立即火烧铁索,彻底切断这唯一的通路。

在刘文辉的盘算中,这样的布置天衣无缝。

既没有激怒蒋介石,又保全了自己的利益,可谓是两全其美。

然而,刘文辉的这番算盘,看似周密。

实则,还是低估了红军的决心和勇气。

渡河行动开始!

当时的中央红军,经过重重磨难,已从当初的数十万人锐减至仅剩2万余人。

而在他们面前,蒋介石调集了近20万大军。

历史的天平,似乎完全倾斜。

1935年5月24日的黄昏,暮色四合,红军的先头部队悄然抵达安顺场。

迅速歼灭了守敌两个连,为后续行动打开了突破口。

当夜,军事指挥员刘伯承、聂荣臻来到前沿阵地。

两位老革命家深知,此役关系重大,不容有失。

经过缜密思考,他们决定组建一支精锐的渡河突击队。

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接到命令后。

从第二连中精心挑选了17名虎胆英雄,由连长熊尚林担任队长。

为确保渡河万无一失,他们还请来了当地4名经验丰富的船工,由帅士高等人负责摆渡。

他们或许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口音和习惯,

但在这一刻,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5月25日,晨曦初露。

7点整,渡河行动开始。

岸上的红军将士们,开始了火力掩护,密集的枪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瞬间突破了,敌军余味儒团的防线,将整个阵线击溃。

在成功夺取安顺场后,红军面临的困境并未缓解。

渡河设备极其有限,红军仅有三只小渡船可用:

一只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

另外两只,是在渡口下游好不容易找到的。

每一只小船,最多只能承载四十名战士。

在湍急的河水中,一次往返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

按照这样的速度,要运送几万人马过河,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

然而,时间对红军来说,是最奢侈的奢望。

此时的国民党军队,正在快速逼近。

离红军,只有短短几天的行军距离。

蒋介石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妄图在大渡河的南北两岸形成夹击之势,将红军闷死在这道天险之中。

二十二名突击队员

泸定桥,这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

是方圆数百里内,唯一的过河通道。

5月29日,在泸定桥附近,红军正在准备一场关键的战斗。

为了夺取这座铁索桥,红军挑选了二十二名突击队员。

每个人都配了短枪和手榴弹,腰上别着马刀。

连长廖大珠和指导员王海云带队。

身后是王友才带领的二营三连,负责在突击队冲过桥后,赶紧铺设桥板,好让后面的部队跟上。

红四团的其他战士,在桥头两边架好了机枪,预备好了炮弹,还堆了不少木板。

他们知道,这场仗不会轻松。

但为了胜利,每个人都豁出去了。

下午四点左右,天还很亮,王开湘和杨成武站在桥头指挥。

一声令下,十几个司号员同时吹响了冲锋号。

号声一响,战斗就开始了。

机关枪打得山响,迫击炮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廖大珠、王海云带着李友林、刘梓华、刘金山他们,第一个往桥上冲。

桥上只剩下十三根光溜溜的铁索,下面是湍急的大渡河。

他们一手扶着铁索,一手拿着枪,脚踩着铁索往前走。

敌人的子弹在头顶飞来飞去,但没人退缩。

这些战士大多是农民的儿子,没念过多少书。

可在这一刻,他们比谁都勇敢。

他们知道,不拿下这座桥,几万红军就有危险。

所以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得把桥夺下来。

突击队负责抢桥,二营三连负责铺桥板,桥头的机枪手和炮兵负责掩护。

二十二名红军突击队员,刚刚冲到对岸桥头,敌人就放火点燃了桥头的亭子。

火舌瞬间冲天而起,热浪扑面而来。

可这些年轻的战士顾不上这些。

他们的衣服和帽子着了火,仍然往前冲。

敌人的子弹,像雨点一样密集。

突击队员们冲进了城里,巷战立刻打响了。

小城的街道很窄,墙上都是弹痕。

敌人在街角、房顶设了不少机枪点,子弹在红军头顶呼啸。

战斗越打越激烈。

敌人集中兵力反扑,红军的处境很危险。子弹打得差不多了,有的战士已经拿起了马刀。

在这紧要关头,王有才带着三连的战士冲了进来。

敌人的机枪,死死地卡住几个重要的路口,红军就用手榴弹炸。

巷战打了好几个小时。

最后,守城的敌军被彻底打垮了。

红军这边,有三个同志永远地留在了泸定城。

而敌人饶杰的一个连,只剩下十几个人逃了出去。

毛主席高度赞扬:

“我们的红军真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有这样的红军战士,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不费一枪一弹

许多年后,人们说起泸定桥。

总会想起那个火光冲天的下午,想起那些不顾生死的年轻人。

1935年泸定桥之战,不仅改变了红军的命运,也深深影响了一个人的选择。

这个人就是西康军阀刘文辉。

刘文辉原本以为,凭着山高路远,加上他布置的防线,红军根本过不了泸定桥。

可是,二十二名红军战士硬是在铁索桥上冲了过去,而且一举拿下了城池。

他亲眼看到,红军战士赤手空拳就敢跟机关枪拼命。

更让他吃惊的是,红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不打老百姓的东西,还帮乡亲干活。

这和他见过的其他军队都不一样。

他暗暗琢磨,连这样的险境红军都能闯过去,蒋介石恐怕是打不过他们的。

从那以后,他开始偷偷地和红军联系。

这一等,就等到了抗日战争结束。

内战一打响,刘文辉就看出来了,国民党军队不行了,节节败退。

他心里更加肯定了当年的判断。

1949年,全国解放在即。

刘文辉没有再等,他带着手下的军队起义了。

就这样,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和平解放了西康地区。

回过头来看,这一切似乎都和那场泸定桥之战有关。

要是当年红军没有那么勇猛,要是他们的纪律不那么好,说不定刘文辉就不会改变主意。

这么想想,一场仗不仅能打出军心。

还能打出影响,让敌人心服口服。

1 阅读:95

斋小晗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