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注沟丨潍河文化长廊之韩信坝月

寄文更高 2024-09-06 14:30:41

韩信坝又名韩王坝、淮阴坝,因楚汉战争时期韩信曾在此囊沙壅水、半渡而击,大胜楚将龙且而得名。每当明月高悬的夜晚,韩信坝一带河床上的千万个小水坑里,倒影着千万个月亮,微风徐来,碎月点点,煞是可爱,“韩信坝月”由此而来。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韩信带兵灭赵后,挥戈东进,乘齐王田广不备,攻破齐都临淄,田广东逃至高密(今高密西南城阴城),派使臣向项羽求救,项羽正在荥阳围困刘邦,闻讯后派大将龙且率军二十万援齐。楚汉两军对峙于潍河两岸,韩信坚守不出,密令兵士携万余沙囊于潍河上游狭窄处筑坝壅水。然后引龙且交战,伪装败退,龙且不知是计,追至西岸,韩信命兵士掘坝放水,楚军大半不能渡河,遂斩龙且于河西。齐王田广逃至城阳,亦被虏获,齐地尽归于汉,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后人为纪念这场战争,缅怀韩信,遂称韩信囊沙之处为“韩信坝”。

早在明末清初,高密、诸城、安丘一带就有到韩信坝郊游踏青的习俗。初春新绿,暖阳漫洒,无论是文人学士、村姑妇孺,还是贩夫走卒,走马韩信坝,或饮酒赋诗,或折柳嬉戏,其乐融融。清初王钺的《清明日饮韩王坝上》、丁耀亢的《过巴山醉别孙健之、宋简臣于韩信坝》等诗作对此都有生动的描绘。“闲寻往迹偏成恨,醉有别情不是狂。”人们通过畅游韩信坝,触景生情,去感悟历史,体味人生,探寻真趣。时至今日,每逢清明时节,潍河两岸,人山人海,成为高密西南乡一道壮美的人文景观。

0 阅读:5

寄文更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