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亲人之间渐行渐远,不过是因缺乏分寸界限感,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总想着让别人无偿奉献,当别人明白清醒后,便是远离。
深以为然!老伴过世,我本想伤心欲绝,侄子隔三岔五来看望我,陪我闲聊家常,给我做美味可口饭菜,比亲闺女还要上心。
我曾想着,侄子如此这般好,我就不卖房去女儿家附近购房居住养老,守着侄子也挺好。
谁知,侄子在多次付出后,跟我提出“养老方案”,让我倍感被亲情裹挟,母亲从中施加权威,弟弟诉苦说自己没本事。
一番思量,我决定去找亲生女儿,将来如何,我也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
卖房到女儿身边,母亲打电话,说侄子失恋了,弟弟说我自私无情,侄子说我不知好歹。
来自58岁赵煊清的自述,既有亲情的温暖,也有人性的无奈,任何带有目的的付出,最终都是一场空。
我叫赵煊清,今年58岁,退休三年每月5600退休金,独生女在外地成家有娃。
老伴过世一年多,退休后的梦想,随着老伴的离世,烟消云散,往后余生,独自绽放。
本想着在老房子里居住养老,既守在母亲身边尽孝,又有弟弟一家人的亲情守望互助。
怎奈,我本有心,奈何却被亲情算计。侄子对我细致入微的照顾,我万分感激。
但他提出的“养老方案”却让我心里有了抵触,不仅把房子过户到他一个人名下。
我还要拿出老伴留下的积蓄,给侄子办一场隆重的婚礼,算是把侄子过继到我们名下。
这样的事,我觉得越了位,也失去了分寸和亲人之间该有的界限,且不说,女儿同不同意,我自己就接受不了。
生活里,那么多活生生的事例,亲生儿子不管老人也大有人在,何况是侄子?
母亲说:“你就一个女儿,也在外地,男人走了,你有侄子陪伴,两全其美的好事。”
弟弟顺着母亲说:“我们就这么一说,侄子肯定不会改姓,但跟姐夫的家人只能这么说。”
侄子信誓旦旦地发誓,说一定会对我好,即使他结婚了,我也是跟随他们一起居住养老。
听着是不是跟说书一般,还有这样的事情,侄子为了结婚,为了占失去伴侣姑姑的房子和财产,宁愿不养自己的父母,只赡养姑姑。
从小我就知道,母亲的心是偏的,只对弟弟好,而我是家里的“提款机”而已。
父亲在世,还能顾全大局,掌控家里的话语权,对我还没有那么“盘剥”。
没了父亲,母亲逢年过节,都要求我给红包,给赡养费,还要有一年两季的孝顺钱。
一是夏天空调费,二是冬天取暖费,我提前给母亲转过去,还要把弟弟家的一起给了。
最初我还有所抵触,最终还是性子软,经不住母亲的软磨硬泡,以及花样折腾。
想着花钱买清净,只要母亲和弟弟都好好的过日子,我多出点钱也无所谓。
也许,正是我这样的想法,滋长侄子的各种要求,从高中到大学,大多数都是我出钱。
侄子毕业上班,挣钱也还算可以,只是年轻人的攀比,让侄子盯上我的房子和存款。
老伴还没到退休年纪,突发疾病走了,各种个人账户里的钱,取出来也是一笔“巨款”。
我从心里感谢侄子和弟弟,帮我料理好老伴的后事,也帮我跑了很多的琐碎杂事。
女儿已经给了我侄子一笔感谢费,只是,侄子想要的更多,把自己伪装成“贤惠侄子”。
每天下班到我家里陪伴我,给我买各种好吃的,周末带着女朋友来我家帮我收拾家务。
没事开车带着我到市郊植物园散心,还说等他换成七座商务车,带我去自驾游。
母亲也在一旁劝说我,对侄子再好点,将来侄子结婚了,会对我更好。
我便询问母亲,弟弟结婚后对她如何,尽到一个做儿子的责任和义务了吗?
母亲沉默不语,低头追忆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弟弟是否在她晚年真能好好孝顺她。
当侄子跟我提出自己的想法,我直接当场说“使不得”,弟弟就侄子一个儿子。
母亲也就有侄子一个孙子,怎么能说过继给我,还过继到我名下呢?
侄子说不过是一个由头而已,等他顺利跟女朋友结婚了,住进我家,还跟以前一样。
这套房是我跟老伴换了三次房,最终选择的养老房,老伴走了,我怎么能过户给侄子。
即使我同意,女儿也不会同意,真不知道,侄子是什么脑回路,是我无私奉献的太多。
让侄子和母亲,以及弟弟,认为我就该这样做,他们不过给我找了一个理由而已。
我说这事要跟女儿商议,还告诉侄子,我想清静一段时间,好好地考虑一番。
侄子说他等我的好消息,开心地走了,而我把女儿喊回来,想办法该如何做。
女儿说:“这事多好办,卖房走人,跟我回家,兜里有银子何处不能养老。”
一切的一切都是女儿办理,回到女儿家,女婿帮我在他们社区租了一套房。
等母亲再给我打电话,我告诉她,房子我已经卖了,我以后过年再回去看她。
母亲告诉我,侄子和女朋友去我家看我,发现换了人,就跟侄子分手了。
弟弟骂我自私,说我怎么能这么无情,即使不愿把房子过户给侄子,最起码,也该拿出几十万,帮侄子首付一套房吧!
我没接母亲话茬,明白母亲的话,有时需要到“长城拐弯处”去听,虚实不定,听听就好。
侄子给我打电话,说我害的他被女朋友甩了,说以后再也不认我这个姑姑了。
人生一世,谁都要为自己人生负责,若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往往都是一场空。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