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庵宣统二年“洞钟一传八万吉,礼义三字九千年”摩崖题刻。通讯员 缘来同行 摄
1月17日、3月5日,本报第四版“綦走发现”专栏,已经连续两期介绍了伏龙庵的历史文化,本期继续探索其遗留下来的其它蛛丝马迹。
会首轮流,机制廉洁
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摩崖石龛“送子观音”的右侧,又发现了一块摩崖石碑,宽60厘米,高100厘米。碑顶从右至左,“慈光显佑”四个大字暴露无遗。在强光的照射下,“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岁次……”的落款也很容易就辨识了出来。
开头部分,“尝闻一人成道,众生消沉沦之苦,万法■依……九幽庆拔度之文。紫竹林中,千手千眼,扶掇莲花台上,万■金身。”描述的对象就是其左旁的摩崖石龛观音造像。
接下来,“兹尔爰约众■,庆祝佛诞。自戊戌岁起,至■年各捐微资,凑积余金。”结合落款时间乾隆五十五年和摩崖石龛观音造像时间乾隆四十二年,可知该句中的戊戌年,就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全句讲述了每年观音菩萨生日时,信众们都要捐资做会庆祝,并都有积余。
为了保证善款专用,“议每年交接,随首营利,轮流庆祝,以垂不朽。勒石刊碑。是以为序。”当地信众还商定会首一年一任,需要每年钱账两清移交下任,避免一人长期独管,营私舞弊。还通过放贷等方式盘活结余资金,以钱生钱,补充善款。并刻在石壁上传诵告诫,让后来者恪守不逾。
刘姓施产,古碑何在
清《四川綦江县续志》卷一《寺观》篇还载,“伏龙庵。在附里木梯岩之半壁……乾隆四十二年建。嘉庆(1796年~1820年)间,刘姓施产。”施产一事能录入县志,可见其影响不亚于前述古碑功德,想来不可能不在现场留刻以誌永垂不朽。
但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在伏龙庵内外,仔细遍地搜索观察。都没找到有古碑记载此事。仅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原修、补修小引》摩崖石碑所在石壁转角的另一侧面,发现一块宽66厘米,高84厘米的摩崖石碑,最左落款列上方有“大清”字样。由于长年的雨打、风吹、日晒,其余部分除依稀看出是由若干个捐资者名字排列留下的刻字痕迹外,已经辨认不出一个完整的汉字。
结合县志记载是“刘姓施产”,而不是姓刘的某一位富主个人捐善,且木梯岩所在地羊马坪的三大姓分别是秦姓、贺姓、刘姓,木梯岩附近的就多刘姓,可推测应该有善碑刊列众多刘姓信善。难道该碑记录的就是“刘姓施产”事项?由于没有直接证据,在此存疑。
“伏”“佛”古刻,变与不变
转过头来,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又有意外的新发现:庙宇临木梯岩一侧外墙屋檐下,紧贴房盖处有从右至左三个大字,字高约25厘米,单字宽约22厘米,整体宽度与其正下方的《原修、补修小引》摩崖石碑相当。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同期题刻。
再仔细观察发现:最左边的“庵”字,并非像《原修、补修小引》中那样,误写作“奄”。中间的“龙”字,是繁体“龍”的左半部分加“尨”,而非《原修、补修小引》中那样,是“龍”的左半部分加“尤”字的写法。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因此推测,这三字摩崖题刻,与《原修、补修小引》并无关联。
特别是最右边的个字被房盖木、瓦遮挡了大部分。文化服务志愿者“搬螃蟹”立即想到了永新小学退休教师刘德强曾经讲过,石壁上有光绪年间的“佛龙庵”三字,并且强调是“佛”,而非“伏”。再结合最右字未被遮挡的笔画有“丨”和“弓”的下部。可以肯定这就是刘德强老师所说的“佛龙庵”摩崖题刻,比《原修、补修小引》至少要年轻90岁。
从此处由“伏”变“佛”,庵内仍然供奉玉皇大帝,结合《原修、补修小引》碑中“越壬寅,夏旱,祈祷有灵,始募而建此奄,并设诸佛、众神于其左”一句,可以看出,中国民间信众,早已佛、道不分。实际上,中国的宗教发展,儒、道、释早就兼容并包。
错字不错,另有深意
在伏龙庵右侧的巨石尾巴,应该是为了过路的需要,而被人工凿断。在这个截面上,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又发现了一通摩崖题刻,高约100厘米,宽约70厘米。主刻大字是双钩笔法的一副对联,“洞钟一传八万吉,礼义三字九千年”。落款相对容易辨识,“宣统二年庚戌岁(1910年)五月中浣吉旦,住持僧照成经修石碾、水磏,永垂不朽。”距今已有114年。
“下联开头,‘礼义’不是两个字吗?为何联中写成‘三字’?”文化服务志愿者“搬螃蟹”又发现了问题,“上联中,‘八万吉’,也怕是‘八方吉’哦。”文化服务志愿者“黄河之水天上来”“俊峰”“天籁”“微风轻轻”等又立即围拢观察比划,原以为是双钩空心字的笔画与石壁錾痕混淆而辨识失误。经反复斟酌,比对字的间距后,一致认为此处刻的肯定是“三”“万”,而不是“二”“方”。
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原本以为,结合落款善举和伏龙庵的佛道宗教语境,对联中的“万”字疑是“方”字少刻一点,仍然读“方”,“二”字多写一横,仍然读“二”。否则,读起来语意不通。照成师父为什么要这样刻写呢?
“微风轻轻”认为,这是书写人刻意为之,比如鲁讯先生的“厦门大学”。“厦”字多一“丶”,暗寓学子应在求知的路上多一点耐性;“门”字少一“丶”,是在告诫大家要随时保持虚怀若谷的态度;“学”字没有“宀”,代表着知识的海洋没有尽头。“搬螃蟹”以这几个字都是行草风格,虽然有人基于良好愿望作了不同的正面解读,但本质上是因为书者不同,添笔、减笔、连笔很正常,与标准字体出现较大差异并不奇怪,且此联中的“万”“三”是明显楷书,不可作类比为由否定了这个类推。“微风轻轻”又以康熙皇帝在1713年题写的承德“避暑山庄”的楷体“避”字,清康熙年间四川提督吴英为武侯祠撰写“眀良千古”悬匾的楷体“明”字,均多了一横为例作为新的佐证。但它们都属于有先例的异体写法,而此联中“万”与“方”,“三”与“二”均不互为异体字。
“天籁”则独辟蹊径,认为上下联中的“千”对“万”,“八万吉”对“九千年”,更符合作者联意。照成法师可能取自唐代佛学家不空三藏大师(705年~774年)汉译的《消灾吉祥神咒》中有“八万种吉祥事”的说法,平息了之前的相关争议。
那“礼义三字”呢?“搬螃蟹”推测,可能此联“礼义”,代表的是儒家历来尊崇的“人生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当然不只两个字。而“三”在传统语境中,又有“多”的意思。由于对联的字数所限,照成师父巧妙地用“礼义”借指人生八德,有意将“二”写作“三”,圆满地表达了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欢迎爱好者提出新的见解。
石碾水磏,有迹可寻
当时的石碾、水磏在哪里呢?
在伏龙庵左侧黄葛树与山壁的石板上,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发现了一直径约有两米的石碾盘。想必这就是照成师父宣统二年的遗物了。
特意赶来的“綦走发现”粉丝,从这里走出去的优秀人士“骏马”还告诉我们,在伏龙庵左侧山岩下,有一条小路直通小溪边,小时候他父亲就在那里经营过水磨坊。难道就是在照成师父的水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23年12月28日,文化服务志愿者“搬螃蟹”第五次追访木梯岩伏龙庵,在“石宝寨”所在的巨石顶端转角石墙顶部,发现了一段被泥土掩埋的引水槽,露出长度100厘米以上。是用外沿宽50厘米,厚35厘米的条石抠成,引水槽中空深约13厘米,宽约27厘米。又在“石宝寨”基础巨石覆盖下的洞屋内发现了六段与引水槽形制一样的断石。经测量,不管是外沿还是中空,尺寸都与引水槽一致,拼接起来有120厘米长。
从该引水槽并不是转角石墙外墙体的必要组成部分,一端插入墙内,另一端挑出石墙的部分也有50厘米的结构来看,它应该仍然处于原始位置。引水槽下恰好有一块空地,又有约300厘米的高差。还在照成师父石碾、水磏题刻的旁边。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可以判断,该处即是照成师父宣统二年的水磏遗址,引水槽是其残存的构件。
虽然照成师父的题刻字迹比较粗糙,间架结构随意,字体还大小不一,书法水平不可与伏龙庵的其它碑刻相提并论。但他却能用修造石碾、水磏等粮食脱壳磨粉工具,造福一方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生八德”,缩短了伏龙庵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是值得肯定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