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元1279年3月19日,是两宋历史上最悲凉的一天,因为这一天,赵宋长达320年的统治彻底宣告结束。
宋端宗赵昰(shì)登基后不久,福州沦陷,于是开始一路逃亡。在赴雷州途中,船只遇到台风,帝舟倾覆,宋端宗溺水,差点殒命,尽管最后被捞了上来,但还是感染了风寒。
此时宋军的有生力量已经所剩无几,无奈之下,在左丞相陈宜中建议下,已经溃不成形的小朝廷逃到暹罗,也就是今天的泰国。
刚到暹罗不久,宋端宗就崩逝了,7岁的弟弟赵昺(bǐng)即位,也就是南宋的末代皇帝。
与此同时,右丞相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陆地上最后的希望随之破灭。文天祥誓死不屈,英勇就义,临终前写下了那首绝唱千古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遗憾的是,这份忠肝赤胆已经无力回天,在形势危急之下,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决定携幼主退据崖山,作殊死一搏。
奈何敌我力量悬殊,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后,宋军被三面包围。3月19日这一天,绝望的陆秀夫将国玺绑在幼主身上,背着他跳海殉国,成全了最后的忠贞与民族气节。
崖山海战结束后的第二天,海上浮尸10万,其惨烈情景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张世杰闻幼主海殉后,准备奉杨淑妃之名寻找赵氏后人,徐图再举,但杨淑妃得知幼主已经堕海身亡,举步就跳入海中,不久后张世杰也随之而去,至此,南宋最后的希望全部淹没在无垠的大海中。
南宋告终以后,元军将领张弘范在崖山岩壁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大明成化年间,巡按御史徐瑁命人抹去原文,改成:宋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以彰显民族精神,凛然气节。
解放初,此石刻被航道部门炸毁,后由田汉同志重书“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十三个行草大字,后人望之,那份爱国情怀仍在心中激荡。
虽然南宋灭亡有诸多原因,但从不缺乏爱国志士,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词人。
02.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听雨》的时候,南宋已经灭亡,他拒不仕元,宁可江湖漂泊,原本就无“家”可依,又何妨身在何处。
因此蒋捷的词风多抒故国之思、山河之恸,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
同时,他也是为“宋词”唱挽歌之人,别两宋之终曲,时人闻之,每每动情落泪,故尊称蒋捷为“竹山先生”。
而这首《虞美人·听雨》就是他以独特的方式来思怀故国。
人生如四季,一场风一场雨,他没等到盛世中兴,却目睹了国破家散,蓦然回首山河远,早有华发生两边。
在词中,蒋捷通过三场雨,写完了自己曲折的一生,最后无奈叹息,这悲欢离合总如岁月般无情,兜兜转转就是一个百年。
03.
蒋捷身出宜兴望族,据《蒋氏家乘》和《宗谱》载,西周周公旦第三子姬伯龄,封地为“蒋”,楚灭蒋后,子孙改姓蒋,共尊伯龄为第一世始祖。
东汉初年的蒋默、蒋澄为第四十八世,在《茗岭蒋氏宗谱》卷四中,有一篇唐人给事中蒋涣所书的《云阳亭侯碑》,碑文详细地叙述了蒋默的生平。
所以,亦有蒋默为始祖之说。
蒋捷的祖父蒋亿生有两子,分别为蒋惟晃、蒋惟晓,蒋捷为蒋惟晃之子。
公元1274年,蒋捷中进士,有没有封官,封的什么官,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但因笔下有词作《一剪梅·舟过吴江》而被称为“樱桃进士”: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两句极为有名,一度被后人引用、化用,以及二次创作。
在词坛,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齐名,并称“宋末四大家”,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言:刘文房为五言长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欤!
蒋捷的词作,被后人认为是填词的法度和标准,另辟蹊径,不主一家,兼融豪放词的清奇流畅和婉约词的含蓄蕴藉,既无辛派后劲粗放直率之病,也无姜派末流刻削隐晦之失。
公元1302年,宪使臧梦解和陆垕以公文推荐他入朝为官,蒋捷力拒,三年后卒于故里沙塘竹山。
史书中,关于蒋捷的记载很少,包括生卒年和家世,也都存有一定的争议。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蒋捷愤于亡国,又无力回天,遂致隐居。滨湖一舟,或南泉,或沙塘。植干竹以寄志,借诗词而抒情。随遇而安,何计身后。
怪不得前有永思墓,沙塘又见蒋捷坟,南泉又留竹山魂。哪真哪假?也可不必究实,留作谈助。
就让这位隐者增添些神秘而飘逸的色彩,留后人一份湖滨竹山的徜徉。
南北宋,崇文抑武,除了文学,没有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人和事,处处吃瘪。
天高云淡影无踪,肥了相思,瘦了泪
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此夜无眠到三更, 凄风冷雨送秋声。 枫红聊问菊花懒, 疏枝残叶共霜横……
竹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