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中国通缩?决定命运的选择来了!

包不具 2024-02-25 14:25:39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查尔斯·狄更斯

1

选择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这段名言,似乎适用于每个时代。

一念之间,一步之遥,就可能走向天差地别的路口。当下,正有一道选择题摆在所有人面前——

通胀,还是通缩?

这不仅是个经济学的选择题,更是和你我息息相关的必答题。

从概念上看,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则指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对我们普罗大众而言,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例如,原来100元能买20斤猪肉,现在只能买5斤;原本1块钱一斤的大蒜涨到了5块钱一斤。

通货紧缩则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大家都不愿意消费,或者说没钱消费,赚不到钱的企业、商场,只能裁员甚至倒闭。大家的工资,上涨是奢求,不跌就很好了。

了解了基本概念,再来看看我们当下面临的处境。

过去几年,全球经历了一场世纪疫情,大部分国家都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但比较世界两大经济体,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美国在通胀,中国在通缩。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核心CPI同比增速持平12月的3.9%,未如分析师所料放缓至3.7%,环比还由12月的0.3%加快增长至0.4%,创八个月最高环比增速。

同期,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C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通常来说,如果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率都为正数,且高于一定的目标水平,那么就说明存在通胀压力;如果CPI和PPI的同比增长率都为负数,那么就说明存在通缩的风险。

此外,根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廖群的梳理,2023年我国CPI全年上涨0.2%,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同比变化分别为1.3%、0.2%、-0.1%和-0.4%,按照标准定义已经进入了窄义通缩范围。

2

冰火

根据智本社的梳理,2020年3月到2023年2月,美国M2从15万亿美元上涨到19万亿美元,涨幅26%;M1从4万亿美元上涨到18万亿美元,涨幅350%。

同期,中国M2从208万亿人民币上升到275万亿人民币,涨幅32%;M1从57万亿人民币上涨到65万亿人民币,涨幅14%。

都在大放水,两国的各项指标却出现了背离。

先看美国。

2022年5月的时候,美国CPI同比上涨了8.6%,涨幅创下近40年来的新高。

这个数据什么概念呢?一般当CPI>3%的增幅时,会被认定有通货膨胀的风险。

美国通胀创下历史新高的背后,是各种消费品价格的飞涨。彼时,美国的家庭食物指数在一年内上升了11.9%,是自1979年4月以来的最大年涨幅。乳制品、谷物、水果和蔬菜统统都在涨价,肉禽鱼蛋类更是上升了14.2%。

看楼市,疫情以来,美国房价以创纪录的速度攀升,创下了30年来最大涨幅。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2021年的美国,一个房源,88个人排着队抢,其中77个人可以全款支付;为了买到房子,无数买家在房门口“安营扎寨”,昼夜守望。这种疯狂抢房的场面,我上一次见到还是在深圳。

看股市,去年底,美股道琼斯3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标普500指数,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再看中国。

看楼市,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9.6%,房屋新开工面积更是下降20.4%。同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待售面积却比上年增长19.0%。从房价看,别说三四线城市了,就连一线城市,不少区域都阴跌20%以上。

看股市,前段时间上证指数一度击穿2700点,不仅散户一片哀嚎,就连不少机构都亏麻了,一大批基金经理跌落神坛。

从实体经济看,以汽车、手机为代表的大类消费品价格下跌,进入内卷模式。汽车厂商的“价格战”已经打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这两天比亚迪更是将旗下部分车型拉到了8万以下的起售价,震惊市场。

这背后,是上游原料市场出清和下游家庭需求不足“夹击”的结果。有人观察到,今年春节期间,发红包的群都越来越少了。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不是电影,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

3

出路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要问:既然美国通胀这么嗨,楼市股市统统大涨,走出一派繁荣景象,咱们要不要也嗨一把,给低迷的经济打一支强心剂?

的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胀能让数字变好看,GDP增速高、楼市股市都起飞。

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在另一面,把物价降下来,已经成为美国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啥都在涨,就是美国人民的工资没涨。根据宾州大学华盛顿商学院的估计,因为燃料、食品、住房成本的大幅增加,美国家庭每月平均要比疫情前多花3500美元,才能购买相同数量或等值的商品服务。

根据英国报姐的消息,41岁的美国女教师Christina Seal意识到她的薪水已经无法再养活自己和两个孩子的时候,不得不撸起了袖管,开始卖血为生。

为了降低生活成本,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甚至开始往墨西哥迁移。一些底层民众,甚至只能走上卖血、偷窃、抢劫的道路。

往远了说,恶性通胀更令人头大。典型的是津巴布韦,其发行过人类有史以来面额最大的100万亿纸币。当时,津巴布韦遍地都是百万富翁,但就连买个早点都得扛着一麻袋的钱去,等到第二天,一麻袋的钱还不如麻袋值钱。

通胀苦果深远,通缩又非常难受,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答案或许很简单:熬下去。

通缩背景下,生产端压力很大。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的确艰难。但只要熬下去,熬到美联储下一轮放水周期,情况也许会迎来扭转。

类似的情况可以参考2021年前后,美联储疯狂放水的背景下,全球爆买中国。

那时候,美国在四个月内“狂买”了1.05万亿的中国商品。订单激增后,中企火力全开将货物送往美国市场,到了美国家门口才发现,当地港口已经被“填满”。无数载着14000个集装箱的亚洲船舶在海上搁浅,有一些集装箱甚至停留了一周以上,有时甚至有多达40艘船等待卸货。

这背后,是中国制造源源不断输向全球的缩影。

当然,煎熬的时间可能不会太短。按照预测,可能将持续5-10年,正如观察者“西西弗评论”所说——

等疯狂内卷最终出现几个寡头卷王,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定价权,大部分国家发现保护主义政策得不偿失,放弃躺平时,周期才会出现逆转。

冲向海外,极致内卷,可能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回看过往,我们经历的危机还少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胜利后的通胀危机和中苏交恶中断援助的赤字危机;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战略调整的赤字危机和引进西方资本的赤字危机;再往后,还有东南亚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

哪一次不艰难?哪一次不危险?要知道,前进的路,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

通胀还是通缩,这是一道严肃的选择题,也是一道关键的战略题。如何把价格优势转变成具体产业的全球竞争力,进而变成综合实力,这需要谋略,更需要魄力。正如伟人当年所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1 阅读:7125

包不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