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提出不再为非全日制、定向就业或一些特定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提供宿舍。一些学校开始不再为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提供校内宿舍,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
研究生宿舍供需失衡与近年来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密不可分。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我国专硕招生人数从2012年的19.7万增长到2021年的64.9万。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近70万人,占比超过60%。
一方面是研究生扩招,另一方面是学生宿舍无法扩容,而且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新盖几栋学生宿舍满足需求。那学校当下能提出的解决方案,就只能是让部分学生自行解决住宿问题。由于专硕人数更多,而且未来增长的幅度会更大,那就只能牺牲专硕学生了。
很遗憾,“研究生宿舍”问题,在当下几乎无解。除非国家大幅减少研究生招生人数,但这几乎不可能。因为目前的研究生扩招,尤其是专硕的扩招,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本科生出路问题。而学校能做的也只是等政策,等行政拨款。如果能给学生多盖几栋宿舍楼,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现在年轻人就业越来越难,研究生进一步扩招是大势所趋。比如说过了校线但是落榜的通通可以申请补充名额,报多少招多少,学费高很多而且不安排住宿,不过毕业要求和普通研究生一样,这样就不会出现砸招牌的问题。这样做不光缓解了就业,还提供了大量的科研劳动力。更重要的是,怎么做还可以创造海量的租房需求,促进高校附近的房地产发展。
002
别把高校看的太高尚,学校也是要赚钱的呀!多招生,赚学生学费和上面补贴,
不给专硕提供宿舍,因为本来规划里就没有想过招收这么多人!
至于说为啥先把专硕踢出宿舍楼,既然宿舍数量铁定是不够的,那肯定要依据点啥,实行现有宿舍“先到先得”的原则。
大家都是研究生,能依据点啥呢,入学成绩呗……
现在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分高者学硕,分略低者专硕,再低者非全。
非全已经率先退出了宿舍的竞争,接下来自然就轮到专硕了,没啥可惊讶的。
不过最后还是想说一句,既然费尽心血成功上岸研究生,想想自己的初衷和梦想,这些眼前的困难尽量咬牙克服吧。好好科研,尽快毕业,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宿舍不宿舍啥的,毕业以后都是浮云。
一方面学历在贬值,另一方面学历门槛却在提高。
寒门再难出贵子是真的。
像以前,学习好一点,家庭再差,各种奖学金补补,整个本硕博连读,出来也算是跨越了阶层。
现在好了,宿舍也没了,学费呱呱涨。
在一线工作过的兄弟们都知道,
一间破单间都能2k多,
学校附近更不用说。
别说寒门了,一般二线城市普通家庭都觉得有点贵。
经济能力成为阶层跨越的一个筛选因素,一些本来成绩不错但家庭条件一般的,可能会直接工作,比如有一季《令人心动的offer》的一个北大金融毕业的大哥,名字我忘了,因为经济原因选择本科就打工了。
扩招专硕并提高费用最大利好的是中产家庭成绩一般的人,一方面分母增加,另一方面分子减少。
003
学历不管什么时代都是最好的投资,不要替这些高学历人才担心,他们出来就没本科生什么机会了!太正常了,扩招的太严重了,别说硕士了,博士都开始扩招了。
根本的原因是就业的问题。 大学读了四五年,学到什么了?好像什么都不会,浑浑噩噩就过来了。反正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样子过来的,那找工作就全看学校好坏。
学校清北,不知道怎么恭喜你;学校985,恭喜你上等马;学校211,恭喜你中等马,学校双非,恭喜你下等马;
但是本科生这么多,理想的工作岗位就那么点儿,一个萝卜一个坑。因为大家读了这么几年书,都穿上长衫了,不容易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怎么办?升学那就是大头,国家这几年一直让高校扩招研究生。
然后,学校发现地方不够了。那怎么办?本科生是亲儿子,不能扔出去吧。学硕名义上还是搞学术的,而且学硕很多专业属于文科和理科,把这些专业赶出去,这要出大事情,所以应该在学校待着。博士生又是科研主力,也不想得罪,况且数量也不多,赶出去也解决不了燃眉之急。那就只剩专硕了,没人疼、没人爱,占的坑还这么多,大多数是工科专业,老实人,反正也不怕得罪,读个两三年也就走人了。
工作过的年轻人,考研被看做是改变现状的钥匙。
我也认识一些二十七八岁,甚至接近三十岁考上研的,聊天的时候都说是对之前的生活不满意,考个名校有更好的学历,认识一些更厉害的人,有了新的标签在身上能更好的开始新生活。
理想与现实哪个丰满哪个骨感,只能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有这种经历的人再来读研,他们对未来的规划会更清晰,也更不会虚度光阴。
考研不一定能解决你在逃避的问题,但是可以帮助你实现深思熟虑之后的目标。不论有没有执念,只祝愿大家在对待考研这个决定时,有规划、有清晰的底层逻辑。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
我是新心芯达人,祝您能够成就初心,游览祖国层峦叠嶂的山河美景。如有侵权,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