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
“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跳舞。”
短短一行字,颇具哲理,让人深思。
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中,最常见的场景就是说话,通过说话了解彼此,通过说话建立感情,也通过说话塑造性格。
可见说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成长方向,会让他们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有的父母喜欢鼓励、认可孩子,会让他们心中有信心,慢慢成为自己最好的样子。
有的父母则是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差评”,以为仅仅只是一句话无足轻重,但是没想到带给孩子的却是一辈子的伤害。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就是自己的全世界。
请记得,愚蠢的父母,喜欢说伤孩子的3句话,聪明的父母会嘴下留情。
1父母喜欢对孩子说最难听的话
有一个读者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他刚毕业没多久,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当地一家不错的单位,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告诉了父母。
母亲听到之后也非常高兴,说孩子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自己为他开心!
但是父亲却冷着脸对他说:
“那么多人报考都考不上,你又不比别人聪明,你怎么一下子考上了?我告诉你,可千万别做歪门邪道的事情,小心驶得万年船。”
父亲的一句话,瞬间让他的心情降到了低谷。
他觉得不管自己如何努力,似乎在父亲的口中都无济于事,自己就应该是一个失败者,必须过得颠沛流离才满意。
说实话,父亲可能是出于一种对孩子的担心,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他却用最难听的话否定了自己孩子的努力,也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每况愈下。
很多父母,心中很爱孩子,但是一张口又伤害了孩子。
他们会觉得这是自己最爱的孩子,不管说什么话都无所谓,于是就把最难听的话说给孩子。
越是这样,越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自信,越不会喜欢与父母分享心中的烦恼与快乐,注定会让失去最光明的未来。
2父母喜欢对孩子说自我牺牲感的话
“我在外面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给你赚钱,你学习这么不用心,对得起我吗?”
“我在外面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不都是为了你。”
类似这样的言语,并不在少数。
有些父母在与儿女相处的过程中,总喜欢通过说一些自我牺牲感的话,让孩子能够自觉学习,或者自律上进。
他们想象的是当自己说出为了儿女做出哪些牺牲时,就会让他们感觉到责任,更能驱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但是这样的表述不会让孩子真正的像父母想象那样发生转变,而是只会感觉到压力与自责,甚至还会怀疑自我的价值。
这并不是说孩子不能体谅父母的不易,而是当他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时,就会开始胡思乱想,让自己承受不起这个年龄段的重担,只会越变越悲观。
我之前看过一个案例。
一个孩子学习原本很努力,但是母亲经常对他说自我牺牲的话,当他听到的次数太多时,就会觉得自己家庭的所有不如意,都是自己造成的。
之后就选择了辍学,选择了破罐子破摔。
当母亲痛骂他没出息时,他没有丝毫的悔意,反而说“我在你眼里不就是这样”。
所以一定不要对孩子经常说自我牺牲的话语,而是要让他们明白辛苦的意义,多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阳光,充满爱的家庭氛围,才更有助于孩子的茁壮成长。
3父母喜欢对孩子说服从选择的话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主人公法罕梦想是当一名动物摄影师。
但是父母觉得这个选择不会有出息,准备把他培养成一名工程师。
法罕心有不甘,鼓起勇气向父母袒露心声,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
没想到父亲直接回绝了:
“你在丛林里能赚到钱吗?”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等到五年之后,你看到朋友们都买房买车了你会恨自己的。”
法罕的父亲肯定爱自己的儿子,但是爱的方式却不一定正确。
如果父母总是喜欢对孩子说服从选择的话,那就是将自己的想法灌输到孩子脑袋里,时间越久、次数越多,以为是为孩子做了正确的选择,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控制与霸权。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好的引路人,绝对不要成为事事替孩子选择的决定人。
如果父母总是喜欢对孩子说服从选择的话,心中会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孩子着想,其实无形之中剥夺了孩子抉择的能力。
一旦当孩子习惯了父母替自己做选择,那么他就会事事依赖父母,自己没有任何的思考与决断力,一旦离开了父母,注定会寸步难行。
作为父母可以合理的范围内,学会让孩子自己去选择,慢慢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聪明的父母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孩子兜底,不让他们在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出错就可以。
4知和大叔说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写道: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说话,看似无影无形,却是一种能量,悄然之间就能对别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学会正确说话,才会带给他们成长的力量,而不是前行的阻碍。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是如果用错误的言语来表达良苦用心,往往就会适得其反,所以一定不要让自己说以上3句话,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益处,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糟糕。
愿你的言语是暖入孩子心扉的暖风,帮助他们在成长之路上越走越远,更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