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雁之间:“无用之用”是大用,“无为之为”乃大为!

如何跑赢职场 2024-10-30 05:44:37

文|跑赢

庄子: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庄子提出了“无为”和“无用”的概念。

他所说的“无为”,真的是无所作为吗?“无用”,真的是毫无用处吗?当然不是。

在庄子看来,“乘道德而浮游”,顺应自然规律,自由自在地行事,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庄子·山木》篇中,讲述了两个完全悖返的小故事:

曲木长生

原文: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伐木的人停留在树的旁边,却不去动手砍伐。

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

鸣鹅不杀

原文: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

弟子很困惑,山中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主人的鹅,却又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到底成材好,还是不成材好呢?

于是,他带着这个疑问去问庄子。

庄子笑着答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木雁之间,告诉了我们人生的两个真相。

01

“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蔡康永: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大都没有什么用:爱情,正义,自由,尊严,知识,文明。

庄子所说的“无用”,并不是真的毫无用处,而是该有用的时候有用,该无用的时候无用,在“木雁之间”灵活转化。

山中大树,因为无用而能终享天年;主人的鹅,却又因为无用而被杀掉。

“木雁之间”表明,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法。要想正确地做事,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

比如,一个人做好事要看对象。对象是好人,你就应该去做好事。对象是坏人,你做了好事,反倒是帮了坏人。

职场之中,也是如此。

遇到一个任人唯贤的领导,你就要“有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就像那只鸣鹅一样。

遇到一个嫉贤妒能的领导,你就要“无用”,悄悄隐藏起自己的才能,就像那颗曲木一样。

庄子认为,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这样也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

可见,“无用之用”虽是大用,却仍然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02

“无为之为”乃是大为

庄子: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已,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庄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真的无所作为,而是根据天道自然而然地作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

在庄子看来,这样的“无为”,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腾飞,时而像蛇蜇伏,随时间而变化,而不愿固守一端。

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

无为之为,顺应自然,符合规律,不刻意为之,不蓄谋而为。

比如,一个人行善,如果想通过行善而宣扬自己的好名声,就变味了,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善,那就不是“无为”。

职场之中,也是如此。

一个人为名利而去进取,为提拔而去努力,那就失去了努力的本真,不再是应当提倡的行为。

因为,有聚合就有离析,有成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无能就会受到欺侮。

庄子认为的最高境界,则是“乘道德而浮游”,能顺应自然规律,自由自在地行事。

这个道德,不是现在所说的道德,而是一“道”一“德”。道是自然规律,德是道的现实体现。遵从了道德,就可自由自在。

正如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点赞!《跑赢职场》,带你在职场上纵横驰骋!

0 阅读:1

如何跑赢职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