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男篮在新赛季还未开打便遭遇“双外援+主力后卫”大撤退,这场措手不及的人员流失让球队主教练杨鸣措手不及。面对即将开战的CBA俱乐部杯,杨鸣的赛季目标不得不从争冠调整到锻炼新人,“辽宁娃”的成长能否弥补外援的缺失?新赛季将见真章。
正文人还没上场,辽宁男篮的主力阵容就基本上“凑不齐”了。随着阿丘尔和沙约克因非洲杯离队,主力后卫也提前打包走人,辽宁队迎来了罕见的“裸赛”局面——这简直就像还没上战场的士兵丢了盔甲!看着眼前的烂摊子,主教练杨鸣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赛季规划,赛前豪言壮语如今看来,只能悄悄吞回去了。
双外援跑了,主力后卫也不在,杨鸣的处境有点“世上无难事,只怕球队缺人”。本来雄心勃勃打算靠外援主力来一场轰轰烈烈的“俱乐部杯之战”,现在看来,不要说争冠了,能否顺利打完比赛都是个问题。无奈之下,杨鸣做出了大胆的决定——把“争冠”暂时搁置,重心放到年轻球员的培养上,让“辽宁娃”们去扛起整个赛季的大旗。
这也并非毫无道理。如今球队战斗力“腰斩”,用外援撑门面显然不现实,与其这样不如先拼默契,通过热身赛让新人融入节奏,积累经验。杨鸣似乎也看清了当下辽篮最大的资源——这批年轻人能不能顶上去,将直接影响球队未来几年走向。
说实话,杨鸣的这一“险招”并非毫无胜算。辽篮的青训一向不错,U19联赛上刚刚拿了MVP的小将们也足够“猛”,以往的青年队比赛中,他们已经展现了不俗的实力。如今,杨鸣计划在一个月的热身赛中轮流让这些小将们上场,摆脱“要靠外援”的窘境,试图让辽篮以全华班的姿态打出自己的风格。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国足多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全华班”,只是辽篮这一次是真正被逼到了无外援的境地。外援的“出走”让辽篮迎来难得的全本土阵容尝试机会,虽然不是“自愿”,但却为球队未来的本土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试验平台。
沈阳赛区竞争激烈,北京首钢、青岛国信、南京同曦和新疆广汇这些对手都来势汹汹,个个实力不俗。特别是北京首钢和青岛,这两支队伍被认为是辽篮在本赛区的主要劲敌,都是外援阵容,实力雄厚。面对他们,辽篮的“娃娃兵”能否顶得住,还是个大问号。
辽篮的年轻小将们其实面临双重挑战:不仅要和“老大哥”们比拼实力,还要在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打出团队配合。毕竟,这些对手都是实打实的“职业级别”,有老道的球员和默契的团队配合,辽篮年轻球员稍有疏忽,就可能成为对方的“靶子”。
再回到这场“外援逃离”风波。双外援离队其实不仅仅是辽篮的困境,它暴露了CBA外援政策中的一些缺陷。外援的引入的确可以大幅提升球队实力,但过度依赖外援也让球队在关键时刻变得被动。外援因国家队任务缺席对俱乐部造成巨大影响,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罕见,外援和国家任务的“双重身份”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控风险。
如果CBA不完善外援政策,未来将会有更多球队陷入辽篮当前的尴尬处境:赛前准备投入大量资源,外援却因国家队任务“弃赛”。或许,辽宁男篮的这次“被迫本土化”会给CBA联盟敲响警钟,引导更多俱乐部思考如何在不依赖外援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竞争力。
对于杨鸣来说,最好的结果无非是这批小将能通过热身赛打出自信、积累经验,但这条路也充满了不确定性。杨鸣的策略可以说是“双保险”:先不计较输赢,重要的是给新人“上岗”机会,在以赛代练中磨合默契。如果小将们能打出“敢拼”的气势,那辽宁男篮即使在短期内不见成绩,也值得为将来积累底气。
对辽篮而言,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找到合适的外援填补空缺。只是,合适的外援并不好找,优质外援向来是“僧多粥少”,而且新引入的外援需要磨合,真正到位恐怕还需时日。因此,辽篮未来的人员配置,可能还需要更多地从国内球员中发掘潜力,逐渐减少对外援的依赖。试想一下,未来如果辽篮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能打出亮眼成绩,这对整个CBA联赛来说无疑是一次“本土崛起”的启示。
辽宁男篮的现状虽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但这未必不是机会。全华班的辽篮一旦成功,会在未来大大减少对外援的依赖,而年轻小将们的成长空间也将大大增加。即便输几场比赛,只要新人们真正成长起来,这场“无奈之选”或许会成为辽篮未来发展的新契机。
就像杨鸣所说,“我们要调整球员状态,减轻他们的压力。”言下之意很明确——我们并非无法应对缺少外援的局面,只是辽篮需要的,不只是应急之策,而是着眼于长期竞争力的建设。而这一次的“人员危机”,或许会成为辽篮未来腾飞的试验田。
结语辽宁男篮的双外援加主力后卫离队危机,让杨鸣不得不重新审视赛季目标,把重心放在培养年轻球员身上。大概谁也没想到,辽篮会以这种方式走上“全华班”试验之路,但历史的转折往往从危机中爆发。说不定几年后,我们能看到这批小将们撑起一片天空,带领辽宁男篮踏上新的辉煌旅程。